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印刻着文明记忆,见证着智慧结晶,凝聚着文明的起源和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人类文明智慧,最大潜力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和现代发展深度融合,书写新时期的文物新故事。
千年文明都江堰,智慧结晶永远奔流不息。都江堰起源于岷江,而岷江发源于四川省北部的岷山,它从成都平原的西侧向南流去,水流量巨大,且流速湍急,在水利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每当夏季山洪暴发时,岷江江水就会由灌县流入成都平原引发洪灾给百姓带来生命威胁,洪峰退去又会留下千里沙石,加上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致使成都平原常年遭受旱涝灾害的困扰,在面对这样严峻的自然形势中,都江堰开启了修建之路。
公元前272年,在“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矣”的军事主张下,李冰父子奉秦昭王之命,准备将成都平原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军事粮仓,这当中的关键便是根治岷江水患。据史料记载,李冰父子在多方实地考察后,认为要想引水分流,就必须凿穿玉垒,而当时是没有火药的,不能直接对山体进行爆破,于是他想到了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火烧热岩石,再将水泼在上面,让石头自然裂开变得疏松,从而再进行人工开凿,这正是人类智慧的最佳反应,正印证了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的恒心和决心。
如何让江水分流,使其变得“听话”成为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过程中最大的难题。8年时间里,他们发挥愚公移山的耐力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取名“宝瓶口”,让内江水从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另外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但是仅仅一个宝瓶口无法全部承担岷江水的泛滥,于是分水堰应运而生。李冰父子率人在岷江上游建造了分水堰,将大竹笼装满卵石,堆放在江心,形成了一个像鱼嘴一样狭长的小岛,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鱼嘴”。“鱼嘴”处于都江堰的核心地带,起着中心分水作用,以一己之力分出了岷江内外,外江位在西,又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泄洪,内江位在东,是人工引水总干渠,主要用于灌溉,又称“灌江”。
“分四六、平潦旱,可以说鱼嘴是都江堰的核心工程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都江堰运行千年而不倒的历史地位。”都江堰的研究人员这样描述鱼嘴。根据他们的介绍,原来鱼嘴主要是通过宽度来决定分流水量的,内江取水口宽150米,外江取水口宽130米,利用地形、地势使江水在鱼嘴处按比例分流。春季水量小时,四成流入外江,六成流入内江以保证春耕用水,春夏洪水季节时,水位抬高漫过鱼嘴,六成水流直奔外江,四成流入内江,使灌区免受水淹。同时,泥沙在鱼嘴处也实现了“二八分沙”。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因此80%的泥沙会随着底层水流入外江。
“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江堰与岷江和玉垒山感觉轰然一体,这些正是华夏儿女的伟大之处,取自自然融入自然,然后造福百姓,这与我们现如今提倡的’两山’理论不谋而合。”都江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都江堰的伟大之处,另外他指出都江堰除了“宝瓶口”“鱼嘴”还有另外要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沃野蜀都的千年文明报价护航,那就是“飞沙堰”。飞沙堰长200米,既能将超过灌区需要的江水自行排到外江,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涝,又能将水中裹挟的大量砂石利用离心力从这里排到外江,避免淤塞内江、宝瓶口和灌区。它遵循“低作堰”的原则,即堤顶低作与对岸标准台顶等高,使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的内江水漫过堰顶流入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堰体会自行溃堤,让江水回归岷江正流,若飞沙堰堰顶高“”度与此水位相齐,则内江水超出十四划时,多余的江水即可从飞沙堰溢去外江,防治洪涝淹没城市给百姓造成损失。
著名作家余秋雨指出都江堰是最激动人人的水利建筑,是造福千年、持续惠及百姓的智慧结晶。都江堰用日夜不息的坚守见证着两千三百年的蜀都文明,用浑然天成的分流功能诉说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在实用中厚植文明精神,在传承中激发民族自信心,从历史角度看今天,让文明“活起来”,让智慧“活起来”,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职责和义务,是坚定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9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