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
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是国家一级文化馆。
此次我主要参观了山东省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以及与中国鲁锦相关的两个展厅(中国鲁锦文化艺术展和中国鲁锦文创设计展),展厅里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绽放着迷人的光彩,展现着中华优秀文化之美。
参观纪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位于山东省文化馆的二楼东展厅,该展厅中收集、整理、展示山东省的众多非遗项目,例如潍坊风筝、山东梆子、德州黑陶、曹州绳编、木版年画、淄博刻瓷、陶木雕刻、济南微雕等等。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博山琉璃制作技艺和鲁派内画两个项目:
1.博山琉璃制作技艺
当我在展厅里看到这两个漂亮的琉璃瓶子时,我被它们流畅的外形和令人眼前一亮的颜色惊艳到了,于是我查找了一些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博山琉璃制作技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是中国四大琉璃产地之首,有琉璃之乡的称谓,在琉璃界有“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一说。琉璃制品在我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唐代尤其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博山琉璃以博山当地丰富的马牙石、紫石、凌子石、硝、煤炭等为原料,采用独有传统工艺生产,其特色在于其通透而华丽的色彩,有红、黄、绿、蓝、紫等几十种颜色。其制品形体多样,制作的琉璃器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还具有实用性。
2014年,琉璃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鲁派内画
鲁派内画的聚集地是淄博博山,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是由山东博山籍的内画艺术师毕荣九从北京带入。鲁派内画的特色是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然后烘烧形成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即使盛水画面也毫不受损。
鲁派内画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古老稀有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鲁派内画在题材、工艺、构图、地域特色上都有较高的美学及欣赏价值。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鲁派内画吸收凝练了博山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其所表现的艺术形式也充分反映了博山当地的人文风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功能;对从事传统手工艺研究的工作者而言,鲁派内画特有的活态流变性可以作为历史资料而起到独特的科研功能。
2013年,鲁派内画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11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中国鲁锦
山东省文化馆内设有两个与中国鲁锦的相关展厅:中国鲁锦文化艺术展、中国鲁锦文创设计展,这两个展厅分别位于山东省文化馆二楼的西展厅和东展厅。
1.中国鲁锦文化艺术展
该展厅集中展示了鲁锦的历史渊源、工艺文化、研发历程。展览现场还设置互动体验活动,参观者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了解鲁锦相关的知识,近距离感知鲁锦的文化魅力。
鲁锦是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织锦 ,有两千多年独特精湛的技艺传承和渊源深厚的文化承载。宋元之前主要以蚕丝为原料,呈现出华贵雍容、高端大气的特色;明清之后,转向以棉纱为织材,更多体现亲民实用、雅俗兼容的特点。鲁锦用色大胆,红绿搭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形成了鲁锦典雅朴实、粗犷艳丽的独特风格。
“旋风子转,落子缠,经线姑娘两边站,织布就像坐花船,织出布来平展展。”鲁锦图案多样,用22种色线能够织出1990多种图案,这些图案内涵丰富,寄托着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鲁锦文创设计展
该展厅集中展现了鲁锦相关的文创产品,汇集了各个学校及企业的鲁锦产品。
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山东艺术学院联合众多高校、企业将鲁锦的历史文化、织造技艺、色彩图谱、纹样内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梳理,提出了“研、学、产”一体化研发鲁锦的新思路。在这一新思路指引下诞生的众多对鲁锦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产品在这一展厅中展出,让参观者看到优秀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今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感悟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代代守护和与时俱进中感受其生机活力,坚定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