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白音古韵实践队访石宝山歌会传承人张福妹:唱白曲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李宇航 苏杭 马曼清

7月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组成的“白音古韵”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白曲重点传承村落石龙村展开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目标,旨在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白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白曲的传播与传承。

剑川白曲是一种白族民歌,是白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与文化遗产,于2014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龙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位于石宝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白曲和石宝山歌会的30多个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被誉为“白曲之乡”。

实践队来到石宝山歌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福妹家经营的农家乐,张福妹对实践队的到访表示欢迎。随后,她讲述自己从小学习白曲、爱上白曲、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经历以及她在非遗传承与传播方面开展的工作。除此之外,张福妹还介绍了石龙村白曲的传承现状,提到了白曲进校园等活动和当前白曲传承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张福妹回忆道:“在我们石龙村,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白曲。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白曲了,七八岁时出去劳动,在山上、田里干活时就会唱白曲,有时还会跟父母学习唱白曲。”张福妹在12岁时就拜云南省民间音乐大师黄四代和李银若为师,在经过训练后,白曲演唱技巧得到了提升。17岁时,张福妹正式登上石宝山歌会的对歌台并获奖,这让她更加热爱白曲,之后每年都会参加石宝山的对歌比赛。在访谈过程中,张福妹献唱了一段白曲,使实践队队员对白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认识。

2014年9月,张福妹被正式任命为石宝山歌会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演唱了三十多年白曲的张福妹致力于白曲和白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她尤其注重白曲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张福妹表示,她的第一个学生就是自己的女儿董继兰。在母亲的教导下,董继兰从小就会唱白曲,她的艺术天赋也被白族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看中,如今成为了一名白族青年舞蹈家。如今,张福妹已经培养了许多学生。她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她说:“看着讲台下的年轻的‘花朵’,我好像看到了白族文化的未来,心里很满足。”

传承白曲没有止境,创新白曲的表现形式也没有止境。本次调研活动使实践队队员们体悟到了白曲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提高了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意识。后续实践队将进一步探寻以剑川白曲为主的特色白曲资源,通过搭建白曲数据库和创设网站等形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传承和保护白曲的行列中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5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感悟——王博雅

有一束光,斑斑点点,照护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有一束光,温温和和,引导着支教的道路。今天,我们的支教生活步入尾声,三周的日子历历在目,三周的情感回忆颇多,仿佛这条路,一旦踏上…… 赵骥杰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的日子

很多事情的意义是没有办法简单衡量的,但如果你想去做,勇敢去做就好。寒假里,我有幸成为了大手拉小手支教团的一员,其实最开始鲁咯支教文件发布的时候我便注意到了,而且犹豫了相当长…… 庄美婷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明灯,同心筑梦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有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支月英老师的事迹深深触动着我,也使支教的初心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这次寒假很荣幸能加入到“大…… 李潇彤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感悟——钟毓灵

刚步入大学半年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支教这项任务,陌生,没有经验,对自己也很没有信心。然怀揣着对教育和奉献的热情,我积极报名了鲁喀支教的项目,成为了志愿队里的一员。本以为传授…… 钟毓灵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与你再次相遇

今年的我像去年暑假一样,报名参加了假期支教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转眼间支教又一次结束,我和波涛也只能短暂分别,暑假再见。他是一个活泼开朗阳光的小男孩,虽然偶尔不专心不认真惹我生…… 胡一鸣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梦想,点亮希望

时光荏苒,寒假已经接近尾声,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个月里,除去新春带给我的喜悦,最为感触的便是身为“大手拉小手”团队一员而参加的线上支教活动。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坚持他的梦想,永…… 李祥云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有限时间,无限意义

有限时间,无限意义熊弈成时光如梭,过往的每一刻都历历在目,在这个寒假有限的时光里,我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崭新的无限的财富。通过本次大手拉小手支教团,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意义…… 熊弈成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他们”即“我们”

“他们”即“我们”——-大手拉小手支教团支教有感这个寒假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寒假,除了牛去虎来的万象更新,还有在网络上孜孜求学的学生们。由九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大学子组成了大手拉…… 孔令辰 山东大学护理于康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白乡古音放新彩 乡村振兴展画卷:白音古韵实践队寻访剑川县石龙村
为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白曲白曲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探析白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传承方案。7月31日,华中师范大学白音古韵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白曲重点传…
广财学子三下乡:探访茂名年例,传承文化遗产
探访茂名年例,传承文化遗产年例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西地区独特的贺岁方式,最早出现于宋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茂名当地,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7月8日-7月11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白音古韵实践队访石宝山歌会传承人姜伍发:用热爱为白曲注入生命力
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白音古韵”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走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石龙村并访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伍发。本次活动旨在从传承人角度了解剑川白曲…
勤奋学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增长本领是青春搏击的能量
受环境影响,在小的时候我便对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耳濡目染了。记得小学时,老师常常给我们讲述党在艰难的革命年代里如何抵御外强侵略、与敌人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他们的革命奋斗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
疫情防控是大事,持续推进要实行
本网讯(通讯员万玉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全员发动、全面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政策要实行,宣传少不得
本网讯(通讯员万玉瑞)安全生产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2022年7月15日上午,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一员,我参…
新乡学院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建筑,传承红色基因
2022年8月10日,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礼赞建党精神,追寻红色建筑”社会实践团通过探访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追溯党的发展历史,从各式各样的地标中发掘洛阳市的红色基因。在此…
探寻历史足迹 挖掘红色文化
为感受红色革命教育魅力,让青年学子学习、感悟、传承红色精神,7月23日至8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延安调研团来到革命圣地——陕西延安,进行青春梦想红色之旅,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
新乡学院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建筑,品读红色历史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最美的寻找在追寻红色足迹。为深入发掘和了解家乡红色文化,回顾革命历史,加强青年大学生红色思想文化教育。2022年8月1日,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礼赞建党精神,追寻红色建筑”社会…
“铭党史,守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海曙分队探访红色基地之旅
活动背景:为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学党史、悟思想,进而办实事、开新局,浙江农林大学“铭党史,守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付利敏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10日在大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