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明清时,临清砖作为北京城的皇家用砖,外加民间的说法,头顶着这一荣耀和光环,临清贡砖走过了六百年历史,境内至今保留有完整且原汁原味的生产线,无论是生产工序还是用料,传承人们都坚持沿袭了最正宗的贡砖烧制工艺。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下去,首先要做到的便是传技术,守初心,临清贡砖恰恰做到了这点,使得用独特的技艺展示其魅力,经上千年岁月仍熠熠生辉。
在临清西陶屯村,有一位老人依然坚守着这项老工艺。他是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景永祥曾向来访的记者说,临清贡砖烧制供艺仍在采用传统工艺,也只有传统的方法才能烧制出最好的砖。工匠们是如何掌握火候,烧到何种程度,何时停火,都十分讲究,把握不好便会产出的砖就会有瑕疵。我们打心底对每一位时代匠人感到钦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临清贡砖当之无愧的传承者、守护者,他们用汗水制好砖,献身于贡砖事业,用一生悟工艺的独特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是他们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拥有真正优质的技艺、产品,肯下功夫去努力,肯花心思去磨砺,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让其收获更多的目光与更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临清贡砖依然屹立。它浸透了古代劳动人们的心汗,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每一块青砖见证磅礴宫殿的兴衰,倾听历代帝王的教诲,旁观威严的宗庙与祠堂,是矗立在紫禁城脚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见证者。几百年来,此砖不碱不蚀,质地坚硬如石,正显示出了临清贡砖烧制工艺的高超。临清贡砖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过硬的品质,当之无愧的跻身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0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