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肃学子三下乡:学一段历史,悟一段文化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作者:蒜蓉西兰花

大学生网报甘肃6月20日电(通讯员 海程荣· 苏凡)2022年6月,新一轮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如期开展为丰富广大青年学生对党史、团史的了解,厚植中国共青团爱党爱国情怀,6月上旬,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积极开展了“追溯红色记忆,体验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由带队老师带领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来到兰州市各个红色圣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图为同学们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门前学习先进代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苏凡 供图 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由12名同学和2名带队老师组成,大家于6月7日奔赴兰州参观学习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张一悟纪念馆等地,深入学习了解那份传播在陇原大地的红色文化。 参观“兰八办”,重温入党仪式共叙百年奋斗历程 走入“兰八办”那古朴厚重的大门,穿过夹道,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带队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庄重地排成一排,在党旗与诸多革命先辈的注视下,重新组织进行了一次入党仪式,带领同学们跟着带队老师大声宣誓,感受党的百年奋斗史和发展史,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过程中,同学们参观了革命先辈的遗物,书信和笔记,在一件件无声的物品之中,学习,了解到了那段独属于陇原大地的红色文化。通过让同学在浏览中学习,更能让大家体会领悟革命路程的艰辛和先辈的艰苦奋斗历程,从而更好的继承红色精神,扛起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重任。”团队成员海程荣在参观之后说。 图为小分队成员重温入党仪式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苏凡 供图 揭开“工委”的面纱,领悟地下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次日,小分队成员登上兰州市白塔山,同学习党史的党员教师汇合,一同前往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参观学习,党员教师走在队伍前列,仔细的向小分队成员们介绍着那些刻在墙上的一段段历史和故事。 同学们参观着当年工委的书信,人员名单,看着当年破旧的小屋,对那份艰难岁月的地下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体悟,正是有了这些在暗地里默默守护的先烈,才能有如今的朗朗乾坤。正如习总书记所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同学们被这些前辈的红色故事所感染,纷纷表示不会忘记老一辈曾经经历的苦难,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图为小分队成员与党员教师一同参观学习。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苏凡 供图 探访张一悟纪念馆,感受开拓者的赤胆忠心、 三下乡活动接近尾声,最后一日,小分队登上秀美的兴隆山,前往参观纪念长眠于此处的革命先烈张一悟前辈。 张一悟同志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甘肃建党的创始人之一,其一生饱含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中共在甘肃的建党活动,他在陇原大地播种下革命火种,把一生献给革命事业,为甘肃党组织的建设,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0年12月底, 张一悟回到兰州,由于长期带病忘我工作,加上在狱中受到敌人残酷摧残,张一悟在兰州逝世,终年57岁。但他的革命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永远的留在人民的心中。 在张一悟纪念馆尾厅摆放着的三件革命文物,吸引了所有小分队成员的注意,一盏油灯、一本党史、一副眼镜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之中,透过展柜,生动的展现了张一悟的一生及其革命精神,像这永恒的明灯、不灭的火种,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张一悟纪念馆留下感言。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苏凡 供图 活动接近尾声,小分队在三天的学习参观中,对本次活动感悟颇深,大家坐在返校的大巴车上,仍在激情的讨论这这几天来学习的新思想,新知识,思想在交流中擦出火花。但大家始终都有一个共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在校内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走出校门,去探访红色圣地,让先进的思想指导学生们的方向也是十分重要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重温党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史,激励全体青年团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学习先进思想,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助手与后备军,是十分重要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0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河工大学子在甘党史学习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
匠心筑遗:品非遗之美,筑非遗传承
非遗文化记录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共同的宝贵财富。如今,有些非遗文化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面临失传。为了非遗…
河工大学子追寻革命足迹,探索历史精神
缅怀红色峥嵘岁月,重温我党历史精神。党史学习是深刻的,严肃的,我们从中追寻先烈脚步,重温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精神。了解到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在黑龙县,…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9级秘书学“三下乡”公益服务实践团成功开展暑期实践
“三下乡”公益服务实践团成功开展暑期实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三下乡”公益服务实践团成功开…
河工大学子踏红色足迹,扬革命精神
党在我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重点在新密市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以及周边开展调研活动,旨在参观红色遗址,体悟红色文化,了解抗日历史,更深入了解学习红色故事与红色文化内涵。8月5日,在队长的带领下。党在我…
匠心筑遗调研团实践快讯:走近临清贡砖
“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明清时,临清砖作为北京城的皇家用砖,外加民间的说法,头顶着这一荣耀和光环,临清贡砖走过了六百年历史,境内至今保留有完整且原汁…
受其守望,承其担当。
所在单位:预科教育学院小分队名称: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老兵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2022年6月,在一幢居民小楼里,我与西北民族大学小分队成员见到了我的爷爷,也是抗…
受其守望,承其担当
所在单位:预科教育学院小分队名称: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老兵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2022年6月,在一幢居民小楼里,我与西北民族大学小分队成员见到了我的爷爷,也是抗…
二师学子三下乡:充足的准备,只为更好呈现
大学生网报广水8月24日电(通讯员陈子慧)在“喜迎二十大,青春在行动”的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的“大思政课”要求,本“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结合成员实际情况以及疫情防控的要求,决定返回家乡——…
理论实践结合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