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们坚持点亮一颗颗星,无论其是否能掀起燎原之势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 作者:刘可佳

“梦照星湾队!集合!”,进群伊始,就看到热情又富有感染力的群名。群里大家很快熟络起来。我不由自主地开始畅想集体生活。一开始我并不认为三下乡有什么意义,也不期待这短短几天的相处能带来什么改变。只是周围的同学都这样做了,我也想要去体验一下。 更何况,跟一群同龄人在异地度过一周应该会很有意思吧!队员招募推送中写到,本次三下乡的地点在清远。对于大部分广东人来说,清远意味着漂流、温泉、度假酒店和鲜美食材走地鸡。于是在我的想象中,三下乡期间我们可以逛集市、上山玩、泡温泉,还能夜话看星星。 和常规的队伍设置相似,我们的梦照星湾队也有文教组、调研组、宣传组和后勤组共同组成。我的专业是心理学,学习过一些测量和统计的内容,这两个部分的知识也正是我感兴趣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因此顺理成章地投递了简历,希望能够加入调研组。因为专业对口,也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通过面试后,我才正式开始了解我们将要下乡的地方——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星江中学。我在网络上搜索,在地图上不断寻找。然而及时今天网络如此发达,关于这所学校的信息仍然少之又少,寥寥的内容无一不透露着“这里很偏僻、这里有点落后、这里物质条件不比大城市”的讯息。说实话,我有些打退堂鼓了。但是内心仍然隐隐有些期待,因为队伍里的大家都满怀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由自主地就会相信:和这样的一群人不论做什么都会有好结果的!下乡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疫情的缘故,究竟是线下还是线上开展迟迟难以确定。大家都非常希望能够在线下开展,我们相信面对面的交流会有更好的效果。七月初的时候,定下来说可以去当地,一开始,学校说可以提供住宿,并给我们提供全新的床上用品,然而后来校方又说没有办法再提供。于是我们开始寻找酒店、民宿,可以真的去了解当地情况时,才发现比我们想的要糟糕一些,起码超出了我的想象——学校方圆几公里的范围都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好在后来我们的队长和当地的校长极力争取,我们又获得了寄宿在学校的权利。大家都开始准备各种行李用品,了解当地的情况。我的一些用品已经寄出了,就在计划的启程日期的前两天,广州突发疫情。几经讨论,最后我们的队伍决定将三下乡调整为线上。 我在这次三下乡当中负责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问卷、分析解释数据。然而,一旦改为线上,施测的方式变了,需要注意的细节也变多了。没有办法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我的工作好像和平时作业无二,我又变成了分析数据的工具人!不过,在正式调研发放问卷的这些天里我依然按部就班地完成着这部分的工作。 除此之外,一开始也交给了我另一个任务。我有过打辩论的经历,因此在计划开展一次辩论活动的时候,这个任务被交给了我。我一开始信誓旦旦,因为我有给初中生进行辩论培训的经历。然而这过程我屡屡受挫。首先是授课讨论那天,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我安慰自己说:他们明白就好。然而第二天下午比赛的时候,大家似乎完全没弄清楚状况。调研组的另一个同学是负责访谈当地老师的,有天偶尔听她提到,说老师反映说:当地的资源不充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我想,的确是我没有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了解大家的实际情况。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到了结营仪式,我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当时更多的是一种“任务完成了”的感觉,可是在腾讯会议里面,看到有学生在聊天框里发送“舍不得你们”“你们明年还会来吗?”诸如此类的话,眼泪忍不住滴了下来。 当时我意识到,一群大学生的到来,对于小镇里的他们来说,或许是罕见的、是有趣的、是由特殊的意义的。我不知道所有人的想法,但是当时当刻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真的碰到了另一个人的心。”我在聊天框里回复,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度7天,希望大家好好读书,有机会能够在广州见。我真诚地希望,他们能走出来看看,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再回去发展家乡。一线基层教师的教育或许永远也没办法掀起燎原之势,可是就是这样用真心换真心,我们总能点亮一些孩子的未来的。这样已经足矣。 在后期的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部分,我也在一直思考调研组工作的意义。我想,应该是呈现真实情况,给后来的人、给相似情境下的人更多参考。这是一件有可能将小范围经验传递到其他地方的事情,这是在吹一阵风,试图将火吹到其他地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湖南学子三下乡:展青年风采,扬志愿精神
2022年六月夏天,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情村貌,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大力弘扬志愿精神,邵阳学院赴大祥区台上村“医心护航,守卫健康”乡村振兴医疗服务团于6月16日前往台上村,用青春奉献助力台上村…
梦落星江湾,点灯明启航
在2022年7月12日至18日期间,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的一员在线上开展了主要对象为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星江中学学生的三下乡活动。时光匆匆,2022年的暑期生活让我觉得格外的充…
真心相待 以诚相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用这句诗形容星子最恰当不过。该怎么描述与星子的缘分?是邻乡,是景区,是曾在新年时节造访的友人之家,也是本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梦照星湾队暑期实践活动的地点。202…
星照连州,织梦星子
2022年的暑假,我和由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指导下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梦照星湾队的小伙伴们于2022年7月12-7月20号期间共同为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星江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为线索…
文化流长,教育长青
本次实践活动中,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以清远市连州市星江中学的学生为对象,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作为教学主线,尝试活动化、游戏化与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对中华思想文…
热土承载不朽光辉 青年赓续红色基因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开展以“百年青春志,红动青年心”为主题的红色筑梦之旅,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
细剪丝联古今 灯色恰似流金
我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团队的一员,在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始之前,为提前发扬佛山文化,深入群体进行后续课程调整,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发扬我国艺术传统,增强自豪感,于2022年5月15日与佛…
“非物质文化遗产——馕”
“非物质文化遗产——馕”【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8月12日】(通讯员郭雨燃张焱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探索佛山非遗之美 助兴乡村振兴之势
为提前发扬佛山文化,深入群体进行后续课程调整,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发扬我国艺术传统,增强自豪感,于2022年5月15日与佛晓之光队员们带领当地小朋友们在佛山市南海区小候鸟驿站进行了一场“探索…
大学生开展古建筑改造调查,为地方文旅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大学生开展古建筑改造调查,为地方文旅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向党,助兴龙乡”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居古镇为贯彻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号召,近日,郑传军博士和胡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