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记忆,延绵红岩精神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许欣悦,余思序

追寻红色记忆,延绵红岩精神

“秋水长,长不过渣滓洞的火舌;秋水荡,荡不开白公馆的烈骨。秋夜凝寒霜,如你斑驳的皮肉,若你洞穿的手足。秋尘聚丹霞,似你正月的挽歌,像你幼小的巍峨。一朝癫狂俯览天下自由路,双枪不倒捍卫世间正气存。枭首悬城头不畏强敌踞眼前,抬眼望故人更闻苍天泣身后。挫骨扬灰歌乐山下立丰碑,悼忠念义扬子江边敬先贤,叹精魂犹在,慰血魄长存,英雄万岁!”为“红岩”所撰之词作诵先贤之事,叹故人之情,令人为之怅惘,为之忧思,也为之崇敬。为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血脉,延绵红岩精神,南京审计大学澄园社联2022赤“澄”小分队社会实践小组委派成员代表来到重庆红岩纪念馆拉开了寻根红岩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7月3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社联2022赤“澄”小分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前往重庆红岩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切身深入感受红岩文化震慑人心的精神力量,让历史的教育浇筑我们钢铁的意志。红岩精神是革命精神的一个磅礴的篇章,参观红岩纪念馆,踏在没有鲜花和荣誉的道路上,只有踽踽独行的一人,感受在黑暗中行走的孤独,倾听远方希望的颂歌,向往前进途中看到黎明曙光,我们可以与先辈共情,我们青年的灵魂得到洗涤。这次社会实践旨在激励吾辈青年树立家国情怀,强化大家意识,识别自我价值,明晓牺牲自我的意义,以鼓舞吾辈勇为国之守护者,不畏艰苦,心有大志,目中有光,以雄鹰之姿态高踞枝头,临危而不惧。

踏入红岩纪念馆,“千秋红岩”四字开门见山,为我们正式启动追忆红岩历史之旅。走进深处,读满墙陈列的“共赴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革命故事;隔着玻璃,感受曾浸泡将士汗与泪的八路军军装的织法,仿佛伸手即可触碰那结实却不细腻的针脚;后见“国民党迁都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历史滚轮轧进,革命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建立”,地下党拥有了统一领导,正义长鸣号角,共产党人闻声而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党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民族团结是民族的精魂,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是抗日战争迎来胜利的关键;一张又一张层叠摆列的新华日报,见证着一个又一个令后人反复回望的历史时刻,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枪战的后盾。

纪念馆的橱窗明亮,但身在此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血流成河的灰暗历史,一遍一遍鞭打着我们的内心。审讯室的拷问不能让共产党松口,酷刑也无法让共产党下跪,遭受痛楚的是肉体,屹立不倒的是意志力。白公馆、渣滓洞,在这里,鲜血染红了旗帜,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的严峻形势在这里达到峰值,无数位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惊天动地的牺牲,与当今社会的国泰民安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红岩精神不会失传,纵时间冲刷了罪恶的现场,但每一次牺牲都值得被铭记。

我深刻的记得,许云峰同志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时没有表现出畏惧,反而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地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在集中营的另一间屋子,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特务们为的是向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女子本弱,为党为民则刚。在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布满伤口的身体,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就像臧克家先生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或者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有的人纵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虽九死而犹未悔。

我们当代青年,是承载着历史,担负着使命的新时代青年。革命传统教育可以使青年人学习和发扬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凝聚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情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增进爱国主义感情是大学生红色教育的意义所在,紧紧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重要途经,对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接力者,加强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蕴含了党的优良作风。我们走在红岩纪念馆,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革命理想高于天,哪怕子弹穿胸前。白公馆内绣红旗,一幕一幕浮眼前。渣滓洞里高歌声,至今回荡耳门前。走出红岩纪念馆,外面一片寂静,而我们同学仿佛从战争的硝烟中归来,再见光明,将历史封存心底,将红岩精神铭刻心头,我们满怀希望,奔赴明天,奔赴祖国的未来!

(文字作者|澄园书院“赤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许欣悦图片作者|澄园书院“赤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余思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4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晋湖师人,坚毅军训者

白露时节,秋分将至,秋风已然飒飒而临,带来丝丝凉意,但炎炎的烈日却丝毫不减仲夏之温,洒在湖州师范学院的军训场上,洒在我们新晋湖师人坚毅的面孔之上。我的面颊上是热辣的炎阳,我…… 傅烁匀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于不同中成长,于重复中历练

大学的军训和高中的非常不一样,高中的时候只需要戴上帽子,戴上手套,而大学的军训我需要穿一整套的“假军装”。开学的头几天真的非常忙,我们要体检,要参观校园,要听各样的讲座,要…… 董方舟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太阳初升时出发,繁星点点时归来

短短的三天军训,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是军训的第四天。在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同学们背着背包向篮球场走去,我们对新一天的军训充满着期待。7:20,同学们准时在操场上集合。一眼望去,操…… 于萧萧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如此的军训,如此的我们

军训是怎样的呢?是累的吗?是累的吧。汗珠爬过额头,坐上鼻梁的滑梯,蹦跳到鞋面上,最后受到灼灼阳光的召唤,变成天上无精打采往西方赶路的流云。风的缺席让云在空中静止,一样被按了…… 楼佳怡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军训一阵子,受益一辈子

还记得小时候看阅兵,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挺拔的兵哥哥,看着他们从天安门前走过,心中的荣誉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他们是我小时候最初的偶像,他们是全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长大了,我更感…… 李俊逸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教官的教诲,不灭的印记

不知不觉,军训已经是第四天了,我们与前几日一样早早的在训练场等候着教官的到来。还是和前几日一样,“调整军姿,身体向前微微倾斜”熟悉的声音在训练场中余音绕梁。教官对我们的的动…… 李星杰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振少年雄风,展少年风采

没有一场军训是轻松容易的,但军训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军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更训出了少年应有的姿态,提振少年之雄风。军训场地上,教官的指令铿锵有力,同学们的动…… 张哲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九月的迷彩,难得的考验

军训在现代的安逸中是一节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生活的舒适已经在慢慢侵蚀现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吸取着现代人的阳刚之气,影响着现代人的三观。越来越多的人只想做舒适的工作,但是却期盼…… 石敏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最新发布

汲取榜样力量,凝聚奋进力量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是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是信仰的阶梯,是平凡中的伟大,是点亮前途的明灯。榜样的力量足以感召一批人、鼓舞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我们要读懂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从他们…
大学生社会实践之助力教育兴旺
为深入调查“双减”政策落地实情,7月2日至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在曲阜师范大学对老师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了解了具有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大学老师对“双…
东方红,太阳升:西科大学子参观宝鸡秦川机床厂毛泽东塑像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毛泽东像,而这像已经成为那段特殊岁月的印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市的大街上,毛主席像早已难觅踪迹。但是,在宝鸡的市区里,还保存着一尊高大的毛泽…
”双减“政策新行,创新课后服务
当实践队员谈到课后服务的开设内容和形式这一问题时,教育学专业的老师表示,现阶段的课后服务,大部分是学科性质的,即辅导学生完成每天布置的作业。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有限,受学校本身师资力量匮乏的影响…
“双减”浸润教育,升学压力客观存在
为深入调查“双减”政策落地实情,7月2日至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在曲阜师范大学对老师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了解了具有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大学老师对“双…
采访退役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7月11日,作为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春向党,红色铸梦”实践团的一员,我为学习革命精神来到老兵杨三明家所在的小区,对他进行了采访交流,听他讲那段峥嵘岁月。“我是十八岁当的兵,不知不觉…
教学提质增效,学习返璞归真
为深入调查“双减”政策落地实情,7月3日至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在曲阜师范大学对老师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了解了具有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大学老师对“双…
于指尖跳跃飞舞,于方寸变化万千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一种历史悠久、底蕴丰富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它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流传至今,它的特点之一是长于将各种形态组合在一起,以寄托美好寓意和人们的憧憬愿望。7…
研”双减“实情,助多彩服务
为深入调查“双减”政策落地实情,7月2日至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在曲阜师范大学对老师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了解了具有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大学老师对“双…
深入呼家山村探查走访
2022年7月25日,是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第六天。怀揣着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憧憬,我来到了吴堡县呼家山村进行走访学习。上午九点,我到达了目的地,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活动——走访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