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到龙山文化就一定会想到日照文化, 想到日照文化就一定要说日照黑陶文化。日照黑陶的颜 色如其名,其陶身之薄、黑、亮堪称中国一绝 , 因此吸 引了许多国内外有关学者和专家前来日照考察学习。他 们纷纷赞誉日照黑陶为“泥土之魂”。
日照传统黑陶的制作过程有练泥、造型、打磨、烧制四个部分。其中烧制的主要方法为水润闷窑法。黑陶出窑后无需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是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相传 1972 年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 一踏上中国大陆 , 就要看一看中国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其距今已有 4500 多年历史,相传是由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 先生带领考古队在日照两城文化遗址里发现的,这一伟大发现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享有很高的赞誉。
照黑陶以 1990 年为分水岭,黑陶的功能从实用变成了观赏。从大众生活中的灰黑色生活用品,变为被大家欣赏的艺术工艺品。黑陶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从花盆变成花瓶,以前房屋上的青砖青瓦和陶制大缸陆续 变成优雅的大型工艺品等。工艺制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目前已有镂空、挑点、剔泥、平雕、浮雕等几十种工艺技法。目前大多数陶艺传承人在挖掘研究古 代制陶工艺的基础上 , 进行创新再造,他们将现代工艺 美术设计融于其创作的黑陶作品中 , 从而使日照的黑陶 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窦浩真.浅析日照黑陶,传承黑陶文化——从日照博物馆陈列的黑陶谈起[J].汉字文化,2019(22):177-178.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19.22.09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47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