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流亭大馒头的历史与传承,8月20日,红鼻子鼹鼠实践队队员范璇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探寻闻名已久的青岛大馒头产业,追寻500年历史背后的传承故事。
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其中王哥庄村街道的面塑最具代表性。王哥庄街道面食行业在传统花样基础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开发出鲜嫩松软、口感甜美、造型新颖的“福、禄、寿、喜”系列产品,并且王哥庄花样馒头已申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寻访途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王哥庄大馒头在传统大馒头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装饰与造型,以迎合消费者的各种选购喜好和需求。在了解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发展时,多家馒头企业表示青岛大馒头制作技艺传承遇到了困难,老一辈手工艺人逐渐退出行业,年青一代不愿接手,在这种情况下,当地街道办事处帮助馒头产业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创新传统销售模式,各企业积极创新馒头制作技艺,将传统馒头转变成创意产业,吸引年轻人加入此行业。独特的制作技艺造就了高品质的王哥庄大馒头,使其深受消费者青睐。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了解了流亭大馒头背后的传承问题与发展问题,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国家的保护,更需要年轻人去接手老一辈的传承,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
(范璇/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