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函谷关,感悟道家文化
为深入了解家乡(灵宝)的古今传奇和人文传承,感悟道家文化,8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六六大顺”暑期实践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感悟道家文化。
函谷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鸡鸣台、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当然,除了作为景点的审美价值外,函谷关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由此可见,函谷关对于文化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据不完全统计,有史料记载的版本达1800多种。不仅在国内影响广泛深远,而且在公元七世纪便以梵文传到国外,16世纪传至欧美各国,以后逐渐风靡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征。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来阐述他的治国方略。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智慧的光焰。
现在,研究老子思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英、法、美、日等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已达600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330余种。因《道德经》成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不知不觉,我们就已经向函谷关告别,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从理论进入实践,深刻感悟到道家文化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