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小青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队-7.11保护黄河,我们在行动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小青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队 作者:岳丽华

调水调沙,意义重大

实践进行到了第六天,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小青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队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今天学到了哪些呢?

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近期在新闻上经常看到黄河调水调沙的消息,那什么是调水调沙,它都有什么作用?

调水调沙指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力求以最少的水量输送最多的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刷的效果,使黄河下游河床不再抬高。

调水调沙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水库建得再多,没有科学的调度,泥沙还会淤积在库区。为了科学地调度多个水库的水源使之挟沙入海,从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探索建立了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三条黄河”体系,旨在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深入运用于治黄领域。原型黄河就是需要面对的自然界中实实在在的黄河;数字黄河则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借助现代化以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中平台和虚拟环境,以系统的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性、合理性和预见性支持;模型黄河,就是把原型黄河按比例浓缩在一个实验室中,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以揭示黄河内在规律。实践证明,“三条黄河”体系的建立,为调水调沙提供了现代化的视角和手段。

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三条黄河”联动,依据河势、水情和沙情,选择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开展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是单库调度实验,即利用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实验。首先利用黄河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虚拟实验,在充分认识并掌握了一定规律后,2002年7月4日,第一次运用小浪底水库单库进行调水调沙,历时11天,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第二次是小浪底水库上游发生洪水,下游伊洛河、沁河也发生洪水,实施不同来源区水沙对接调度的实验。2003年9月6日利用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和故县水库进行水流对接调水调沙,历时12天。在调度过程中,实现既排出小浪底水库的库区泥沙,又使小浪底至花园口“清水”不空载运行,同时使黄河下游河道达到不淤积的目的,取得“一箭三雕”的效果。

第三次是利用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三座骨干水库联合调水调沙的实验。2004年6月19日实施调水调沙,历时24天。这次实施的调水调沙也取得了成功,积累了在上下游无洪水情况下照样可以调水调沙的重要经验,填补了调水调沙类型中的一项空白,使黄河可以在常见气象及水情条件下,都可以持之以恒地调水调沙。

在三次调水调沙实验取得成功并把握了一定调度规律的基础上,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三次实验、三种类型年份、三种调度运行方式分别运用到以后的调水调沙生产运行中,探索出了适应黄河各种水情、沙情的调度模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做法,既保证了黄河安澜,又实现了黄河不断流,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大成效。

今天就学习到了这么多,明天继续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00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抗日英烈 永垂不朽
抗日英烈永垂不朽——“争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光彩”红船梦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进一步弘扬中华红色革命文化,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传承和发扬党在为祖国和民族争…
荔“志”队访“一品禅”公司,得研发荔枝产品之道
荔“志”队访“一品禅”公司,得研发荔枝产品之道7月11日早晨,岭南师范学院“荔志”社会实践队照常集合完毕,队长李婷分配了任务,开始第三天的调研活动。本日实践队要展开调研的地方是“一品禅”食品有限公…
用爱温暖一座城——“红孩儿”爱助医患青年志愿实践团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0日电(通讯员张柔菲叶南君)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引领行业文明风尚、推动事业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红孩儿”爱助医患青年志愿实践团于…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支教助力青春梦想
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以支教活动为主题,结合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开展暑期支教活动,鉴于今年政策规定,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将线下实践活动改为线上活动。7月11日,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
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弘扬爱国主义思想。2021年7月3日下午,“红星闪耀,老少携程”志愿服务队一行来到了安阳师范学院老校区家属院拜访了李进榜老战士,志愿者表达了对前辈的关心与关爱并与前辈进行了深刻…
学习贵在坚持,生命在于运动
——许昌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队专访优秀校友王琰2021年7月11日,许昌学院“忆同窗”暑期社会实践队对王琰进行线上采访,实践队队员朱翠于上午与王琰进行视频通话,王琰非常热情的接受了实践队员的访谈并与…
“行山”至“坐山” 传承为初心
7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五团一队来到了九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对非遗传承人杨定升进行采访,了解磐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状况。新渥中药材市场建立后,有着多年药商经验的杨定升抓住机遇,通…
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扬帆梦起”社会实践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嘉庚精神,不忘使命担
2021年7月10日上午,海外教育学院扬帆梦起实践队顺利吹响出征的号角。实践队秉承诚毅校训,在充满红色精神的南靖三中弘扬嘉庚精神,以满腔热血影响南靖土地上的莘莘学子。本次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弘扬嘉庚精神和…
青春之《觉醒年代》
(通讯员长沙医学院宋黄炜)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而你在历史书上勾出的一句话,也许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一生,那是一代人的热血、求索与信仰…
磐安药匠的传承与弘扬 ——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探索“磐五味”新生机
道地磐五味,匠心传非遗。7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初心如磐”实践团队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磐五味中药材加工技艺)传承人——杨定升展开了采访,并走进九和堂“磐五味生产技艺非遗体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