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和保护好革命旧址,既是纪念国民革命的伟大壮举,也是给后人搭建了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而位于吴川梅菉营盘街的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建于清末,两进院落式,砖木结构,通进深24.4米、面宽三间19.8米,两边为厢房,建筑面积383.2平方米,门前有一广场约200平方米。办事处旧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路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1983年吴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地对研究吴川党史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价值。旧址未修缮之前,旧址建筑物外形尚存,内部已破残。旧址损毁最严重的是瓦面,特别是左右厢房瓦面,均已烂出数平方米的窟窿。椽木、墙体也破损得十分厉害。旧址门前约有200平方米的空地,堆满了砖块、木片等杂物,显得十分破落。抗日时期,这里曾改为“育婴堂”,很多人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解放后,这里曾经作过幼儿园、化工社、肥皂厂、童装厂等,承载了多代人的回忆。据当地人回忆描述,“前几年每到7、8月,湛江、茂名等地都有很多在这里工作、战斗过的老干部、老革命到这里寻访,缅怀曾经共事的英烈。那些老同志每次在这里都是来回踟蹰,久久不愿离去。这里如果不好好保护的话,可就对不起那些老同志了。”百年旧址何日修复原貌?其修缮工程纳入2015年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分配方案,获得专项资金100万元,年内有望动工维修。不管是什么样的革命旧址,都要保持好战争时期的原貌,体现革命烈士英勇顽强的革命意志,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这才是最是对革命旧址最好的保护。在崎岖漫长的革命进程中,确有一些重要事件对战略全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突出这样的革命旧址,重点加以保护修缮,无疑是正确的。
大多数旧址,背后都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一环,都起着承前启后、缺一不可的作用。革命旧址是记载先烈奋斗的遗迹,更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把保护修缮革命旧址纳入地方建设统一规划,与发展经济、开发旅游、扶贫攻坚相结合,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但有的地方在革命旧址修缮过程中出现了贪大求洋的现象。有的革命旧址,原本在一个朴素的老院落里,但现在与这个老院落相邻又盖起一座新的外立面有玻璃幕墙、内设电梯的颇有现代气息的纪念馆,陈列内容不仅要重复那个老院落里已经看过的东西。而且常常由于面积过大,只好离开旧址本体,再把整个历史复述一遍。从现在看来,需不需要建这些新馆值得商榷,要不要搞成这样的规模也有待商榷。如果在修缮中完全脱离了中国革命历史本来面目,脱离当时烈士战争的实际情况,想大而全地对旧址翻新进行大改造,破坏原来的整体面貌,那是对历史的不忠诚,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欺骗。《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中也明确指出,“对它们的保护不应再分三六九等,或争主次轻重。”保持好革命旧址的原貌,就是对革命战争历史最忠诚的纪念。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并卓有成效,有这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思考。一是要坚持高标准而不提倡“高档化”。保护修缮革命旧址是为了让英烈之花万古流芳,起点要实,标准要高,确保经久耐用,真正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攀比所谓的“高档”,搞成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二是要坚持简约朴素的风格而非缺乏保护修缮的简陋。革命旧址是我党我军的历史驿站,更是形成某一种精神的源头,大都以艰苦奋斗著称并成为最宝贵的政治本色。保护修缮旧址不是一味求新求变,而是要修旧如旧,原貌不变本色不改,简约而不简陋,返璞归真才是高境界。三是要坚持以史为据、求真务实的原则,避免把一些与旧址史实无直接关系的东西也拿来陈列,表面上展品丰富,实际上内容庞杂,以致远离了旧址本体,冲淡了主要内容,既浪费资源,又影响效果。
切实做好对革命旧址的保护修缮,既是告慰先烈,更是启迪来者,还是对那些即将到来的光辉日子的最好纪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75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