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至11月5日,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经济学1班团支部开展了以“青年思辨评轶事,惜缕思源传俭德”为主题的团立项活动,其中,点评时事以培养节约意识是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粥一饭,当念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支部结合“主播说联播”的新兴形式,从“衣”,“食”,“水”、“电”等多维度出发,录制分析热门时事新闻的视频,并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分享,号召大众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支部成员分析道,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崛起,吃播行业如火如荼。但如今“大胃王”大量浪费粮食的现象严重。因此,我支部从部分吃播浪费粮食的现象出发,引导广大青年从这一浪费行为中汲取教训,在生活中切实做到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与此同时,我支部将节俭美德的涵义进行延伸,节俭不仅意味着节俭粮食,节约水资源、节约衣物、节约用电同样属于节俭的内涵,为改变当下许多公民浪费水资源与电力资源的行为以及当代青年因追求快时尚而浪费衣物的社会现象,我支部通过抖音平台以“主播说联播”的形式分析了浪费水资源、电力资源与衣物将会给自然以及社会带来多种不利影响,从而激发广大青年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衣的行为习惯,形成绿色节俭的生活方式。
该活动通过“主播说联播”的方式,对时下新鲜热点进行分析,通过具有高传播速度的互联网平台——抖音进行分享,扩大受众的年龄段以及分布,丰富了培养意识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论历史前进到何阶段,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该秉持的观念和准则。广大青年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72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