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延”流溯源,安不忘危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薛振

伟大的国家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为深入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我团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70年前的延安是革命先烈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人民的依靠,70年后的延安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中华人民的榜样。如今我们来到了这座红色教育城市来探索延安的不朽精神。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在这里创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在每个人都心中的意义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它赋予的感情也有所不同,或深,或浅。但不变的是延安永远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城市,他永远给人们光明,永远给我们树立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它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更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榜样。在我心中延安是光,延安是灯,它指引着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它教会我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

来到延安后,实践队员们以饱满的激情即刻投入到学习调研实践中去。以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为起点,开始了延安的实践之旅,进入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一楼大厅,迎面就是革命英雄们的铜像,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各个展厅,聆听了革命前辈们的英勇事迹,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时期使用过的锅碗瓢盆,在锈迹斑斑的漏勺上可以看出革命先辈们对于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延安精神,对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革命建设时期的作用以及习仲勋,马明方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参观学习,使队员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党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队员们对延安红色革命圣地的初步了解。

西北局纪念馆的学习结束后,团队小伙伴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学习教育活动。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队员们在馆内仔细认真观看革命时期的历史记载,重温革命路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照历史事实的顺序,感受革命领导人在艰难岁月仍然不忘自身使命,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谋出路的伟大理想,伟大的理想与每一位学队员的责任相呼应,给予了每一个队员究其根本的思考,用心去体会理想中所蕴含的力量与担当;传递的责任与义务;崇尚的理想与目标,用实践去回答自己所立下的誓言。

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到1947年期间,中共中央驻在杨家岭。当我们进入杨家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和起伏的山坡,想到革命先烈们曾经就是在这里跨过无数个艰难与坎坷,我们的实践队员不禁肃然起敬,仔细感受着关于他的那段悠久的而庄严的历史。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共七大礼堂,在这里召开的第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十五人组成的主席团,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随后,我们探访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故居,感受到即使是重要的中央党员,在抗战时期他们的生活条件依然非常的艰苦,他们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却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直接眼光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他们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杨家岭之后,我团队又辗转到了枣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一入枣园迎面看到的就是中央书记处的小礼堂,这是1943年工作人员自己修建的,再往前走是一个小广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塑像就屹立其中。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都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望着眼前的革命旧址,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那种连吃穿都成问题的年代,我们的领袖却用非常人般的意志,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神话,而如今国家强盛,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年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都是由革命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史,怀着朝圣的心情,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寻找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感悟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探索革命成功的精神密码。面对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遗物,大家心灵深处一次次被英雄前辈的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福祉为已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所感动,一次次被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长征精神所打动,一次次被百折不挠的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出的“一条正确道路”“两个伟大选择”“三大制胜法宝”所震动,一次次被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所触动。

延安精神概括来说就是四个字:吃苦耐劳。延安人世代以来都勤恳工作,延安精神也得以延传。“延安精神不仅是延安人的精神,更是中国的精神。”昔日之延安救亡图存,今日之延安精神永传。中华学子满怀赤诚而至,有志青年坚定信仰而归。红色之旅,青春足迹,所学、所感、所悟,已成心中灯塔、人生明灯。

朴素的黄土砖,简陋的门窗,简朴的衣着,印象中延安是一座简单的城市。但在短暂的实践学习后,我团队所有成员切实地感受到这儿点亮了璀璨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不忘合作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9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调研
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西起西乡县沙河镇马踪村,东至城关镇乔山村,规总面积1744公顷。其中,湿地保护保育区面积839公顷、湿地恢复重建区287公顷、宣传展示区面积478公顷,合理利用区面积125公顷,湿地管理服务…
LGD 还能否出线?
如今S10入围赛已经正式开打了,并且已经进行了两天了。而对于这两天的比赛,最让人意外的部分就是LGD战队的战绩问题。因为谁也没有想到,LGD在败给PSG战队之后,居然还会败给R7战队。要知道R7是B组中最菜的一支,L…
朱鹮栖息地生态调研
朱鹮,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濒危物种名录,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部。二十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朱鹮的分布和数量逐渐减…
昔日之延安救亡图存,今日之延安精神永传
伟大的国家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为深入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我团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70年前的延安是革命先烈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人民的依靠,70年后的延安是我们最值得…
秦巴生物资源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2020年暑假,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了以“情系生态汉中,共筑绿色梦想”为主题的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校…
秦巴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分布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举措。陕西理工大学“保护大美秦岭共建绿色家园”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考察、分析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化解…
汉水中上游文化资源调查
为了进一步宣传低碳生活及绿色环保的相关知识,践行大学生的服务精神,不断提升我校汉水文化研究水平与科学普及活动的影响,2020年暑假,生工学院共同组建开展了以“秦巴卫士”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理念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倡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挥在保护秦岭中生力军作用。“保护大美秦…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志愿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培养广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0年9月26在德州学院第二、第三、第四主题餐厅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志愿…
军训稿件
奉献计算机学院37连4班雷庆蓉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处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宝贵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