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层工作,助力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全国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2020年7月19号,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助力人口普查项目成员张君璞同学有幸参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在河南省唐河县郭庄社区进行了近三十天的普查工作,挨家挨户普查了近300户民居,深入感受了基层工作的艰辛。
2020年7月19号,通过与唐河县郭庄社区居委会的接洽,张君璞同学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人口普查员,负责郭庄社区13区和14区的人口普查工作。在居委会人口普查负责人的带领下,她明白了如何进行人口普查工作。她在领取相应的物资和证件后就正式上岗了。在进行具体的普查工作前,要先实地考察了普查区,制定普查计划。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的方式主要是实地走访,上门普查,对每家每户人员的信息进行登记。少数居民可能对普查工作持怀疑态度,普查员要耐心解释,让居民深入了解人口普查工作,打消他们的疑虑。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普查时表格上的信息要准确,普查时不能漏掉一户。普查工作结束后,普查员要对普查区的人口信息进行统计,并绘制出普查区的详细平面图。最后,普查员要向居委会报备,将表格及平面图上交到所属派出所,完成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工作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对普查区居民居住情况的陌生,普查员在普查时很容易漏掉民户。少数居民对普查员身份的真实性存在怀疑,这就需要普查员耐心解释,尽力沟通,多次走访,打消居民的疑虑,完成人口普查工作。由于普查区在上班时间很难进行普查,为了能顺利完成工作,普查员要赶在早中晚饭点家中有人的时候进行普查工作。某些民户家中暂时无人,普查员需要向邻居打听消息,多次前往。普查期间时而瓢泼大雨,时而烈日炎炎,普查员工作实属不易。普查工作能顺利进行要感谢普查区居民的积极配合以及为普查工作提供帮助的居委会领导和小区物业。
基层是磨砺意志,锻炼才干的好地方。走进基层,投身社区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锻炼能力,自强自新,不再好高骛远。
审核人: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 刘涵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6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