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当今乡村的文化建设,找寻扎根在中国土地上的故事,8月18日,安徽农业大学学子来到了山西省曲沃县安泉村,走访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村民,72岁的老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八级伤残的退伍军人——贾根喜老人。
这位老人有着一段非同常人的经历。贾爷爷1948年生人,1967年入党,1969年入伍,1970年被调往核试验基地参加核试验任务,并亲眼目睹了氢弹爆炸。回乡后在浍河水库管理局工作,退休后贾爷爷在安泉村做起了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免费为村民和孩子们提供书籍,并一直致力于在乡间普及文化知识。
与贾爷爷相见的第一面是在安泉村的街道上,只见一位穿着清凉的老人骑着一辆小小的自行车,向我们热情地招手。这位老人看上去比较瘦小,可是眼神里却透露着很足的精神气儿。在贾爷爷的热情引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安泉村的农家书屋。
图为贾爷爷带领参观农家书屋。
安泉村农家书屋修建在旧水塔的旁边,面积虽只有60平米,但看得出来是经常有人打理的,图书摆放都很整齐,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就有图书5000多册。
图为安泉村农家书屋。
爱书读书终不悔,农村文化需提高
贾爷爷非常热情地带我参观书屋,他谈起了自己与这个农家书屋的故事。2007年,贾爷爷从单位退休回到安泉村后,一直想能为家乡做些事情。他看到村中并没有一间像样的图书室供村民阅读学习,上了学的孩子也只能去很远的镇上看书购书。于是,他决心办一间书屋,在村中普及文化知识,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2012年,在县文化局和高显镇文化站的关心支持下,在安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直接领导下,贾爷爷投入了安泉村农家书屋开办工作,并最终担任了农家书屋的管理员。然而当时的农村文化水平很低,几乎没有人来看书。面对农村冷落的文化现状,这位老人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了书屋上,贾爷爷把所有书籍统一编号归类,登记造册,还建立了各种书屋规章管理制度,定期定时开放书屋,规范借阅管理工作,保证书屋的书籍颗粒归仓。
贾爷爷说:“作为一名农家书屋管理员,首先自己要带头读书学习,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带动村民参与读书,投入读书活动。”贾爷爷平常还会当起读书的免费宣传员,为村民们讲解读书育人的有好处。
贾爷爷经常会组织全体村民参加读书学习活动,对于年岁大的老年人,他会向他们推荐有关保健养生医学知识方面的书籍,对待行动不便的人,贾爷爷甚至会亲自上门送书。
贾爷爷一生中爱书、看书、爱写作,几年来,先后在山西水利、中国政府法制、临汾日报等媒体发表文章30多篇。2014年,还被临汾市文广新局评为十佳农家书屋管理员。
“一个人,要把学习放在像吃饭和增加身体营养一样重要的地位,只有多学习多动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走弯路。”这是贾爷爷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我希望农村也能够人人爱读书、家家都读书,我要让安泉村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村民们的良师益友。我也会继续管好图书,服务村民,为农村文化宣传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从书屋出来,贾爷爷邀请我们来到了他的家中。贾爷爷家中的柜子上摆放着很多老照片,还有很多刊登了加爷爷文章的报刊、书籍。
图为贾爷爷留存的老照片。
匆匆岁月已流逝,至今难忘“罗布泊”
1970年6月,受中央军委命令,京字143部队曲沃籍108名战士调往西北8023部队21核试验基地,贾爷爷作为其中一员,一同前往参加了核试验任务。在核试验场区“罗布泊”,贾爷爷投入了“43”工程施工任务,驻扎军用帐篷。贾爷爷回忆道,“我们在4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作业,但是战士们都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祖国科研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那个年代保密程度要求非常高,不准向家人透露核试验情况,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详细的地址,因而贾爷爷与家人联系真的是少之又少。核试验区的工作环境更是极其危险的。那年10月,战士们开始了南山地试验平期“九号”的取样任务。贾爷爷回忆道,“我们身穿防化服,佩戴防辐口罩,一心想着为国防建设出力,从未考虑过个人的生命安危。”当时经防化团仪暑测量,核辐射严重超过计量,但战士们都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军人。”贾爷爷平静却有力地说道。
贾爷爷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个日期:“1970年10月14日,我们曲沃籍战友目睹了氢弹爆炸,那个场面我至今难忘,我因能为国防科研贡献力量而高兴!”
图为贾爷爷讲述自己的“罗布泊”故事。
为了能为乡村的文化普及做一些贡献,我们做了一些与自身所学相关的科普知识手册,希望通过宣传能让更多村民了解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食品安全的常识。看到路上有很多村民在聊天,于是我向阿姨、奶奶们细心讲解,村民们也很乐意接受。
图为向村民发放科普手册。
这次三下乡调研,不仅了解到了当今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还聆听了有着核试验工作经历的贾根喜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对普及文化知识的坚持更是令人感动,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青年学子在亲自为村民普及知识中,既锻炼了自己,也为农村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未来的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村文化普及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6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