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8月14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志愿星球”——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团队(下简称“志愿星球”团队)经历了前期准备、具体调研、产品优化研发等阶段,顺利达成了实践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8月8日,“志愿星球”团队召开了社会实践正式开展以来的第一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周昕怡主持,主要就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具体分工进行了明确。由于在准备立项时团队成员就已对活动的时间安排进行讨论,所以本次会议只对该拟定规划进行修改。受疫情影响,短期内集体返回济南进行线下调研实践的难度较大,经成员的一致同意,将本次社会实践的重点暂时转移为“对大学生使用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需求”进行调研。随后,根据调研主题确定了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以及线上联系相关单位获取更多的信息。团队成员先对各项内容的重点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活动目的后,根据个人的技能和意愿进行了任务分工并规定了任务完成的截止时间,各成员纷纷表示会认真对待分配的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最后,周昕怡将本次会议确定的时间规划修改、调研重点转移以及下一步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和分工进行了简要概述,在各成员表示无异议后,结束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就社会实践的总体时间规划、任务安排及分工进行了再次明确,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召开线上会议,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至此,前期准备阶段基本完成。
8月9日至8月11日,“志愿星球”团队根据前期准备,制作并发放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采用线上方式,调查对象是山东大学的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着重于了解大学生目前获取志愿服务相关信息的渠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与频率,以及活动的内容和组成,以收集大学生对目前存在的志愿服务小程序的使用体验反馈,并据此修改小程序,达到预期投放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创新创业打好基础。
同时,团队还对学校及学院志愿服务部的负责人及老师进行了访谈调研,了解到之前组织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志愿活动类型较为局限;长期志愿服务数量较少;参与长期志愿服务的同学在服务后期时,往往会因为时间冲突而请假,导致志愿服务人手不足等。除此之外,志愿活动信息不透明、志愿时长无法准确计算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经过调研,团队认为,学生及学校对于一个功能完备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具有广大的需求,且现有竞争者相对较少,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这一项目整合发布志愿活动资源,方便大家通过正规渠道筛选安全的志愿活动,能有效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渠道,并解决后续跟进、证明开具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活动,贡献出青年力量。
本阶段调研结束后,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调研报告,将为小程序进一步调整提供可靠参考,为小程序的投放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8月13-8月14日,团队根据使用报告,探讨了项目现存问题和改进方案,对小程序进行了修改,以便给用户带去更好的使用体验。
根据问卷结果来看,超60%用户认为志愿服务项目介绍不够明确、志愿服务的证明开具程序复杂,因此,小程序更新了志愿服务详细咨询页面,完善了项目介绍;建立数据库,志愿组织端可线上上传志愿者的志愿证明,志愿者可在“我的荣誉”一栏实时查看。
根据招募志愿者反馈的信息,团队发现小程序存在活动分类不够全面、活动与资讯没有分开以及一些体验上的bug等问题。项目研发成员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活动了分类,使其可以动态更改,方便了活动分类的增加和删除;开设活动资讯一栏,将其与活动分开,更方便用户实时查阅资讯并报名参加。
项目组通过对微信小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为后续的小程序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确保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志愿星球”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团队顺利完成了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定下的目标。暑期社会实践带来的成果,对之后团队工作的推进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收获的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也为个人和团队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