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海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启航实践小队于早10点准时于杨树浦驿站共聚一堂,开始我们一天的志愿服务之旅。
透过落地大玻璃,滚滚的黄浦江水和静静矗立的东方明珠在日光中闪耀。玻璃外墙上书“杨树浦驿站”几个大字,旁边有一组明显的指示图标:无线网络、直饮水、洗手间、互动体验。一圈船舷形的原木架子上,进门处摆放着各种旅游相关资料,再往里走是小型图书馆,放着各种书籍、摆设,架子底下的“抽屉”,抽出来就是小凳子,可供游人歇脚;架子中间有一台白色的饮水机,提供冷热水。洗手间里,男厕、女厕、母婴室一应俱全。处处尽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
驿站还有多处互动体验区。如杨浦滨江VR展示区,市民游客可以通过转动面前的“舵轮”,观看杨浦滨江2.8公里沿岸的美景。又如,由沙雕版画、透明触控和语音播放结合的红色故事区,讲述了五四运动毛泽东在这里送别赴欧留学生的故事,以及秦皇岛码头相关红色故事。
杨树浦驿站的旧址黄浦码头,是101年前留法勤工俭学青年扬帆起航的出发之地。杨树浦驿站内的VR展板详细介绍了毛泽东送行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等人留法事迹等相关红色故事。
我们的主要志愿服务内容是为进门的游客测量体温以及进行相关历史的讲解。借此机会,我们也发放了一些问卷。我们的调研对象年龄从12岁到60岁以上不等。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人来杨树浦驿站的目的是学校组织的党建团建活动,少数是前来休息,极少数是专程前来参观。多数人对“杨树浦历史”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了解程度为“仅听说过”。
在上午,我们一共为两批小朋友提供了讲解服务,其中着重介绍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原因,发起人,发起时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涉及到的红色人物,如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等。
下午1点左右,我们按计划在B站开了双语直播,用中法双语着重介绍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相关背景以及周恩来与蔡和森的相关事迹。直播进行了40分钟。此外,我们也与场外的顾怡文老师建立了现场连线。
下午3点左右,我们参观了黄浦码头图片展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浮雕。值得一提的是,为我们拍摄照片的女士正巧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94级的校友。她曾去巴黎留过学,当年在古北校区就读。见到我们,她非常惊喜,并与我们进行了合影。我们邀请了这位女士来参加今年的60周年校庆。
下午5点左右,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站点的老师给予了我们高度评价。
下午5时30分左右,我们在黄浦江上乘坐了渡轮,亲身体会当年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邮轮感受。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人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及其出发地,黄浦码头的红色历史,并不熟悉。但是今天前来参观的众多游客都对VR展示屏展示出了极大兴趣,并通过VR展示屏了解了许多相关历史。在问卷中,也有大部分人在“您喜欢哪些红色文化了解方式”这一问题中倾向于“线上线下联动观展”方式。
此外,经过出发地相关历史的讲解,我们也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经过与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周恩来与上海的不解之缘,毛泽东送别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学生,蔡和森与向警予的法国经历,聂荣臻的留法经历等。
在今日的游客中,令我们惊讶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游客是中小学生。他们怀着热情与兴趣走进了这方展厅,认真听着讲解,并为我们留言了所思所想。“红色文化是不能遗忘的,要让更多的青年去传承它。”一位六年级的小朋友这样留言道。他们稚嫩却坚定的笔迹让我们看到了新青年一代燃烧的灵魂。走访红色足迹,讲四史故事,并不是一个耽于形式的活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正在用双脚丈量天下四海,通古鉴今,他们手中的红色火炬也将一直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42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