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高校学子采访潮商陈新峰先生:爱海及贝,爱贝及艺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雕情贝艺社会实践

着这样一个人,致力于传播贝类文化与传承贝雕工艺。他对贝雕艺术沉浸多年,并愿为此奉献一生。他就是企业家陈新峰先生。

2019年7月11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沙井“贝壳红”文化艺术馆进行参观学习并采访了馆长陈新峰先生,倾听他与贝雕的故事。

使命所至,奉献所驱

陈新峰先生表示,初次接触贝雕工艺是在70年代的时候,而他也从那时候与贝雕结下了不解之缘。队员们从采访中得知:贝雕在九十年代后,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与人们的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激烈碰撞,逐渐不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源于对贝文化的喜爱,开始不断从世界各地收集与“贝”有关的东西,例如贝壳、贝雕画、螺钿家具等。于2017年,“贝壳红”文化馆由此成立,并一直以免费的形式向大家开放,借此向大众科普贝壳文化、贝雕历史及其制作方式等相关知识。

“我希望通过创办贝壳红,除了传承贝雕文化外,还能够提倡人们保护贝类。”当队员们问及陈新峰先生初衷时,他回答到。陈新峰先生希望,人们在实现贝类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努力改善贝类的生存环境,保护海洋岛屿,有控地捕捞和食用贝类。因此,当人们来参观“贝壳红”文化艺术馆时,他除了向人们普及贝雕知识外,还向人们提倡绿色环保旅游,保护贝类。

爱贝及艺,随贝走四方

自贝壳红成立以来,陈新峰先生与贝壳红已走过12省区将近30座有“贝壳故事”的城市,拜访诸多贝类收藏者、贝雕艺人,并不断整合所获取资料,通过贝壳红文化艺术馆向人们宣传贝文化。但仅仅通过这种方式,复兴贝雕文化仍是有一定难度的,让贝雕以一种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方式去融入大众的生活,则是陈新峰先生当下的解决方法。

作为一位企业家,陈新峰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要瞄准群众需求,通过微博、抖音、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推广贝雕艺术,让大众以互联网的形式接触贝雕文化,使贝雕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其次是借鉴“他山之石”;要“为贝雕艺术寻觅新出路”不能仅仅局限于潮汕地区,要“随贝走四方”分析其他产区贝雕文化的优劣,才能更好地探寻贝雕文化该走向何处。最后依然要坚定实地展览的形式传播贝雕文化,因为单靠互联网进行传播贝雕文化是无法真正领会到其中的韵味,要通过让人们听、触摸等多种互动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贝雕、喜欢贝雕,争做贝类文化传承的接班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陈新峰先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更好的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贝雕文化也是如此。“贝壳红现不断创新贝雕产品,使其成为不仅具有传统商品的实用功能,还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令人们在实用产品的同时可以得到贝雕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让贝雕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陈新峰先生表示,他将会联结国内外相关学术、艺术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博物馆从而不断吸引爱贝之人、贝壳学家、艺术大师、贝雕艺人等人事加入,使其可成为贝壳红艺术馆的参与者与支持者,共同为贝雕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想法,共谋新出路,

现在,陈新峰先生已与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走过三个年头。三下乡开始前,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陈绮雯已与贝壳红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这标志着雕情贝艺实践队与贝壳红之间的合作交流迈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将会有更多人加入传承贝雕这条道路上。“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把贝雕文化传承下去。”采访结束后,陈新峰先生向队员们说了这句话,他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为贝雕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找到新的想法,使其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中大新华学子三下乡:深圳之行
11号中午,在深圳沙井金沙童话3层,讲解员正在为我们展示贝壳红文化艺术馆的运作和理念,在此之前,我们已在陈总一行的带领下大致参观了各类贝壳工艺品。这是广东省第一家贝壳文化艺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全球第…
长安大学学生组织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青春主旋律,激励和引导本班团员青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提高班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按照校团委、院团委有关要…
青春跃动 未知之“数”:数统学院2019级迎新晚会暨领导见面会圆满落幕
9月29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9级迎新晚会“未知•数”暨领导见面会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五楼演播厅顺利举行。本次晚会由数统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院党委书记王中,院长彭双阶,副院长刘宏伟、郑高峰,院党委副…
汕头东莞两地联手举办高校设计比赛,助力大湾区建设
2019年9月21日下午,广东省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双周展活动在汕头市圆满落幕。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汉雄、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毅荣、汕头市科技局局长邱长奕、汕头市民政局局长陈镇坤、广东省…
高校学子合作三下乡,打造工艺文化品牌
2019年7月18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以“东行取经,助推潮汕贝雕发展”为主题,前往浙江省温州市东海贝雕博物馆开展了调研活动。期间,在东海贝雕博物馆艺人王卫东师傅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学生重走南粤古道,寻找贝雕贸易之路
帆樯云集,货栈成行,货物流通,一艘载着贝雕的港口红头船正驶离港口,这曾是潮汕贝雕对外贸易的日常运作,但今却已繁荣不再。2019年7月16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汕头市樟林古港和开埠文…
贝雕课堂传工艺,迎新时代文明建设
2019年7月15日,中山大学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汕头市博物馆拜访了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和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与他们探索了“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大潮流中,潮汕贝雕手工艺应如何多方面发展”…
中大新华学子采访末代贝雕手艺人林汉桂先生
7月15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抵汕头博物馆再访贝雕末代手工艺人林汉桂先生,并对林汉桂先生进行访谈,林汉桂先生谈论了贝雕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现状相关问题。实践队深入了解了贝雕工艺的发展历…
感受两地贝雕魅力,共觅发展新出路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成立至今,已有3个年头,往年团队都集中在潮汕地区进行调研,尽管他们皆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其指导老师陈绮雯却意识到:“为贝雕技艺寻觅新出路”不能仅局限于潮汕地区进行调研,还需走…
参观贝馆,共凝贝情
为传承贝雕文化,推动贝雕文化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7月12日中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与深圳贝壳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峰先生等人相聚于深圳沙井的贝壳红文化艺术馆,共同商讨贝雕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