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成立至今,已有3个年头,往年团队都集中在潮汕地区进行调研,尽管他们皆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其指导老师陈绮雯却意识到:“为贝雕技艺寻觅新出路”不能仅局限于潮汕地区进行调研,还需走访其他产区,整合分析其他贝雕产区的发展状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潮汕贝雕乃至全国贝雕的复兴之路,点燃一盏前行的明灯。
恰巧团队队长杨晓仪于今年3月联系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表明了共同合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基于前期的准备,于是,2019年7月16日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将远赴温州市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共同展开一段贝雕文化的新旅程。
恰巧团队队长杨晓仪于今年3月联系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表明了共同合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基于前期的准备,于是,2019年7月16日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将远赴温州市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共同展开一段贝雕文化的新旅程。
潮汕贝雕与东海贝雕发展历程是相似的,皆是起源于远在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地采集五颜六色的贝壳,将其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品的时期;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有“贝雕”了这种说法;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两地的贝雕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可由于原材料稀缺且价格日益上涨、资金链断裂、学习贝雕技艺的人日益减少等因素,上世纪90年代末盛极一时的贝雕文化开始没落,乏人问津。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尽管潮汕贝雕与东海贝雕所传承的制作工序是相似的,它们的工艺品皆是通过设计图纸、选材、剪取、车磨、雕琢、抛光、堆砌、镶嵌、粘贴等步骤精心制作而成;但两地贝雕所传承的技艺手法却是不同的。潮汕贝雕的技艺手法是在继承贝雕画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牙雕、玉雕、木雕和中国画等不同艺术之长,再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的特点,创作出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而东海贝雕则是继承螺钿中的软螺工艺,该工艺原本在清末就失传了,目前中国只有两家企业在复原这门手艺。扬州有家做点螺的,与东海贝雕的软螺钿属于同宗,洞头的“东海贝雕”是把温州传统的漆器技艺与贝雕技艺相结合的一门工艺。该工艺经过创新后,焕发出新的生机,该公司生产的产品除了传统的贝雕画外,还生产出许多实用的工艺品,首饰盒、纸巾盒、名片盒、茶具、钢笔、摆件、壁画、挂件等等。
汇报会上,两地实践队代表就团队概况、所在地的贝雕文化特色、以及创新当地贝雕文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演讲。演讲期间,两地实践队通过图片赏析、视频观看、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将潮汕贝雕和东海贝雕的技艺及其珍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在场人员都深刻感受到两地贝雕独特的艺术风情。演讲结束后,双方就如何拓宽两地贝雕文化的宣传途径、两地贝雕文化的相似与不同、如何提高贝雕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等问题开始进行自由讨论。讨论期间,双方团队成员笑语不断,气氛和谐;而他们之间的热烈交流,致使整场会议达到了高潮阶段。最后,王卫东师傅为这场会议做了最后总结。他说道:“感谢双方团队队员使在场人员都享受到一顿贝雕的精神盛宴,因为你们的到来,使贝雕工艺的复兴又多了一份希望”。至此,“浙江洞头—广东汕头两地贝雕文化交流汇报会”在一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不同地区的贝雕蕴藏着不同的艺术风情,但同样展现了贝雕文化的魅力;不同技艺手法制作的贝雕珍品同样承载了创造者对贝雕的热情与心血,演绎着专属中国的“工匠精神”;不同地区的爱贝之人同样又着对于贝雕的情怀,和对于传承的坚定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