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贝雕课堂传工艺,迎新时代文明建设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雕情贝艺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5日,中山大学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汕头市博物馆拜访了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和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与他们探索了“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大潮流中,潮汕贝雕手工艺应如何多方面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开展了针对高中生的大学生贝雕课堂支教活动。

拒绝当艺术“恐龙”,广纳创作新思想

团队抵达汕头市博物馆后,立即与卢女士和林先生等人举行关于潮汕贝雕的交流会。队员们向卢女士等人汇报今年的工作重点,同时深入讨论潮汕贝雕发展新道路,贝雕不再是人亡技亡的艺术“恐龙”。

谈起潮汕贝雕这样的传统民间工艺,仍有不少人对其敬而远之,这里面固然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难以静下心来欣赏工艺之美等因素,却也有另外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不少传统古典的贝雕作品,与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时尚追求大相径庭。贝雕的发展之所以陷入瓶颈,其本质还是因为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交流会上,队员们提出了“融入当代年青力量,对贝雕产品的设计进行改造提升”的想法,卢女士表示:学生作为当代年青人的代表,应该为贝雕创作吸收他们的想法。紧接着,队员们向卢女士提出了“贝雕课堂”大学生支教活动,得到卢女士和林先生的大力支持。

队员们演示贝雕制作工序

实现课堂传播贝艺,灌溉贝艺传承种子

然后在卢女士和林先生的帮助下,团队与正在汕头进行游学的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学生们成功对接,并为十六中的同学们设计了贝雕课堂。贝雕课堂在汕头市博物馆举行,课堂分成作品赏析和工艺演示两个模块,由队员们担任贝雕讲师。

十六中的同学们在队员们的讲解下,系统性地了解贝雕工艺,同时队员们在课堂上鼓励十六中的同学们提出创作意见,逐步落实贝雕融入到年青人生活的想法。课堂作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要阵地,而在“贝雕课堂”这样一个教育和教育反馈并存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和高中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擦出了“创新”的火花。在贝雕课堂上,十六中的同学们认为贝雕不应该被自身表示形式束缚,应该进行概念上的重新定义,它可以是一件单独产品,也可以是融合到其他物件上面的细节装饰。队员们秉持着限定性框架引导,开放性思考的课堂原则,为贝雕手工艺的传播和传承埋下一颗未发芽的种子。

队员们在给广州第十六中学生普及贝雕知识

迎接贝路发展曙光,感悟新时代文明意义

随着贝雕课堂的结束,队员们得知贝雕艺人林汉先生很享受将所知的贝雕知识分享给学生们的过程,学生们的积极也促进林汉桂先生的接下来的创作热情。此次是团队第三年赴汕头进行的贝雕调研活动,在这三年期间,队员们明显发现,潮汕贝雕的新发展之路紧随国家政策,潮汕贝雕的创作开始考虑融入时尚元素,老一辈艺人们逐渐走出以前没落阴霾,开始与企业合作,带着贝雕新作参加艺术展览。这样走出过去,埋向未来的趋势,也是潮汕贝雕逐步崛起的曙光。

合影留恋

此次调研,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们表示深刻认识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大意义,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出力,应该始于足下,由小及大,做好细节才能眺望更遥远的未来。其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贝雕手工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员,留其传统精髓,灌入新灵感,其将可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时代文明新期望,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散发出充沛的艺术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7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宿松县博物馆,追寻红色足迹

参观宿松县博物馆,追寻红色足迹为了传承红色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自我提升、培养爱国情怀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10日,我来到了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参观宿松县博物馆。图…… 何烁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三下乡:返乡分散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电气学子三下乡:返乡分散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10日至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学习百年党史,凝聚青年力量”电气学院赴红色基地新虎团队开展了…… 电气学院赴濮塘镇新虎团队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最新发布

汕头东莞两地联手举办高校设计比赛,助力大湾区建设
2019年9月21日下午,广东省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双周展活动在汕头市圆满落幕。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汉雄、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毅荣、汕头市科技局局长邱长奕、汕头市民政局局长陈镇坤、广东省…
高校学子采访潮商陈新峰先生:爱海及贝,爱贝及艺
着这样一个人,致力于传播贝类文化与传承贝雕工艺。他对贝雕艺术沉浸多年,并愿为此奉献一生。他就是企业家陈新峰先生。2019年7月11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沙井“贝壳红”文化艺术馆进…
高校学子合作三下乡,打造工艺文化品牌
2019年7月18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以“东行取经,助推潮汕贝雕发展”为主题,前往浙江省温州市东海贝雕博物馆开展了调研活动。期间,在东海贝雕博物馆艺人王卫东师傅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学生重走南粤古道,寻找贝雕贸易之路
帆樯云集,货栈成行,货物流通,一艘载着贝雕的港口红头船正驶离港口,这曾是潮汕贝雕对外贸易的日常运作,但今却已繁荣不再。2019年7月16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汕头市樟林古港和开埠文…
中大新华学子采访末代贝雕手艺人林汉桂先生
7月15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抵汕头博物馆再访贝雕末代手工艺人林汉桂先生,并对林汉桂先生进行访谈,林汉桂先生谈论了贝雕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现状相关问题。实践队深入了解了贝雕工艺的发展历…
感受两地贝雕魅力,共觅发展新出路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成立至今,已有3个年头,往年团队都集中在潮汕地区进行调研,尽管他们皆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其指导老师陈绮雯却意识到:“为贝雕技艺寻觅新出路”不能仅局限于潮汕地区进行调研,还需走…
参观贝馆,共凝贝情
为传承贝雕文化,推动贝雕文化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7月12日中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与深圳贝壳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峰先生等人相聚于深圳沙井的贝壳红文化艺术馆,共同商讨贝雕文化发展…
放飞梦想,立志成才
曾记得1949年,北京天安门前礼炮齐鸣的那一刻,一个崭新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沉睡千年的民族苏醒了。七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七十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举世…
商学院团委组织部召开2019年团支书第一次例会
9月29号中午,商学院团委组织部在中和楼召开了2019年团支书第一次例会。此次例会由组织部部长盛瑞彬进行主持。例会开始,盛瑞彬介绍部门概况以及未来一年工作大体安排,并引导组织部干事分别进行相应的自我介…
三访潮汕,共续贝雕情
挥别两日的深圳之旅,2019年7月13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队员怀揣着贝雕文化复兴的梦想来到汕头市博物馆与“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末代海门贝雕传承人林汉桂先生进行会面,并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