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贝雕文化,推动贝雕文化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7月12日中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与深圳贝壳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峰先生等人相聚于深圳沙井的贝壳红文化艺术馆,共同商讨贝雕文化发展大计,共绘贝雕文化的发展蓝图。双方始终保持良性互动,在双向对话和双向反馈中逐渐增强合作互信,树立合作框架。
双方进行了授牌仪式,贝壳红文化艺术馆正式成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双方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图为授牌仪式,陈新峰先生从指导老师陈绮雯、队长杨晓仪手中接过牌匾。
贝界坚守 辟路文化传承
贝壳红文化艺术馆由陈新峰先生建立,该馆致力于推广贝壳知识,是广东省第一家贝壳文化艺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全球第一家包揽贝类科普、贝类文化、贝雕艺术的全产业链咨询平台。
图为讲解现场,讲解员正为雕情贝艺介绍展馆的展区设置和运营理念。
然而,取得这的头衔也并非一帆风顺。陈新峰先生告诉我们,“建馆初期也是困难重重,投资、场地选址和租金问题都对我们构成了压力。我们现在的营收来源也不包括门票,我们对外免费开放,因此需要在开拓其他业务,来维持展馆的运营。”
这种“以业养业”的模式未必正确,但却合理。最典型的就是:以企业扶展览,以商业助公益。在雕情贝艺的调研观察中,这样相似的个例不胜枚举,这是一种维持存续的策略。贝壳红两年来坚持免费开放,时至今日也是如此,精神可嘉,因此这种“以业养业”的模式应该被人理解并被赋予善意。
陈新峰在接受雕情贝艺的专访时透露了建立贝壳红文化艺术馆的初衷:“仅凭互联网这个平台的话,影响力是不够的,还应该开办博物馆。”兼顾线上线下两平台,是陈先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突围,开辟了贝文化传承的新道路。
贝雕文化传播,挑战与机遇共存
“不被重视,是贝雕艺术在中国的现状。”陈新峰如是说,他补充道,“要重视弘扬贝雕文化面临的种种难度。”
贝雕产业从起步到鼎盛,再到衰落,其时间跨度也不过五十年,堪称昙花一现。当前贝雕文化的全面没落,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继无人。以前,贝雕从业者受人尊敬,很多人都以从事贝雕行业为荣,而且当时处于市场鼎盛期,待遇好,因此有充裕的生力军涌入贝雕行业。但是后来,市场经济兴起,择业机会增加,文化产品加速更迭,贝雕行业流失了它的消费者,更流失了它的生产者。贝雕行业在供需不振的夹缝中艰难前进,苟延残喘,由此落入低谷中数十载,难见天日。
陈新峰表示,“要重振老一辈匠人的信心,也要考虑将贝雕纳入非遗的申请。”申请非遗有利于提升社会知名度,集聚更多社会资源,这对于这门手艺的存续和发展是具有长久效益的。雕情贝艺也将助力海门贝雕申请非遗,更好地把贝雕文化传承下去。
图为专访现场,陈新峰董事长正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校企合作 资源互补
据悉,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正着手出版一本介绍贝雕文化的期刊,而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搜集贝雕文化的有关资料,为期刊的攥写积累素材。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将依托其学术优势,深圳贝壳红凭借其资金优势,互联互补。陈新峰表示贝壳红愿资助期刊的出版,并提供资料的支持,而雕情贝艺则致力于将所调研资料学术化、系统化,向社会推介贝雕文化。
之前我们都是通过线上宣传贝雕,这一次我们将借助纸质传媒的严肃性和影响力,打破线上线下之间的边界,突破传播壁垒,让社会上更多有识之士注意到贝雕这一艺术,呼吁他们共同保护和传承贝雕这门艺术。
“我觉得希望还是在你们年轻人一代身上。”陈新峰满怀希冀地对雕情贝艺的每一个人如此说道。相信在雕情贝艺和深圳贝壳红的努力下,贝雕文化的发展将会展开新的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7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