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前期实地考察初步感知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工作流程后,8月25日,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Y.G”团队赴江苏扬州关于渔光互补发展现状及其影响的实践调研团再次来到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开展团队的第二次实地考察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扬州市宝应县渔光互补项目对附近居民、当地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情况,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下午3时,调研团来到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跟随着工作人员,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室。控制室里整齐摆放着一排电脑,显示器上有监测指标的实时数据,向工程师们传递电力设备各方面的信息。工作人员简单地向队员们介绍了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队员们认真领会。
通过前期查阅资料,队员已经了解到,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太阳能发电为主,将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两大业务并重发展,持续为社会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绿色普惠能源。就此情况,队员们向企业工作人员询问了宝应县渔光互补发电的发展现状。他介绍到,宝应县缺煤、无油、无气,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二次能源以火电为主,成品油和天然气全部从市外输入。目前,全县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需的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调入;未来全县要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与能源利用方式。依托全县鱼塘、水面及湖泊资源,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本县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他讲到,全县共有适合渔光互补项目的水面近16万亩,其中实际可利用面积1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射阳湖、广洋湖、西安丰、柳堡等乡镇。但由于下达指标较少、每年建设规模不大,全县新能源发电电网接入缺口较大,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有待延伸、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高端人才稀缺、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宝应的渔光互补项目正面临发展的瓶颈。为突破瓶颈,企业将在未来发展中优化新能源发展整体布局,加强、加快电网接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本次实践活动中,调研团不仅对宝应县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了解到了宝应县的生态情况和能源状况,以及以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当地新能源公司面临能源发展现状的一些应对措施。接下来,团队将结合实地考察,整理调研资料,为访谈活动做充足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3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