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梦齐河·记忆留夏支教队举办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诗词鉴赏,第二部分为手绘国粹脸谱活动。

实践队队员为学生们讲解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首先,队员从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和写作背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词牌名、什么是宋词。其次,实践队队员带领学生们朗读了这首词的生词并进行了书写。在学生们对诗词初步熟悉以后,又进行了齐声朗读。学生们抑扬顿挫的朗朗读书声凸显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最后,在队员对诗词的大意进行了详细的翻译和介绍后,要求学生们对这首词进行了背诵和默写。
而在手绘国粹课堂上,将手工与国粹相结合,实践队队员在给学生讲解了中国国粹有关的知识后,给学生们分好组、安顿好了位置,并分发了中国国粹脸谱。学生们都热情洋溢,团结一致,着手准备着绘画。看着每个小组都围在一起,用心的为脸谱上色时,实践队队员也给他们悉心指导与嘱托。学生们的脸谱风格各异,搭配五彩缤纷的同时更少不了细致。在绘画脸谱的过程中,学生们中途也出现了调色等问题,但是当看到学生们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通过各种办法补救、柳暗花明时,实践队队员也很佩服学生们的团队配合能力和聪明才智。最后一张张脸谱完美的绘制完成了,而学生们也从中以独特的方式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举办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实践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3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