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仙女)村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管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都给他们拍张笑脸照,我们负责把他们的照片洗出来再装裱。”7月26日的一早,秭归县副书记徐本禹在微信上这样细心叮嘱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王玉莹。这样的叮嘱,只是他们合作一周下来,每日频繁沟通中稀松平常的一次。而在仙女村的村委会办公台上,已经早早地摆上了一张上个月寻访村民时抓拍到的样照——一张被木制相框装裱得规整美观的十寸照片。照片里的老人,笑得幸福灿烂。“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郭昌翠。当时我来到她家,机缘巧合下抓拍了这一幕。”徐书记回忆起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而这些没说出口的话,便通过照片里老人们神采奕奕的笑颜被无声地记录了下来。
记载那些无言的幸福,也成了徐书记想要留住老人微笑,期望实践团队能够帮助老人拍照的初因。
这样的美好情景,也在后来实践团队在徐书记的指导下走入深山给老人拍照时一次次地被重演。那些初次面对陌生人镜头的老人们,笑得如此的拘谨而又郑重其事;可当镜头一悄悄放下,他们的神态又恢复了往日里的放松。他们珍视着每个拍照的机会,而每张承载着珍贵笑容的照片,就像藏着道不尽的故事,也被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津津乐道。

“我最记得的是个爷爷,当时拍照片时候一把就搂紧了旁边的老伴。”实践团队成员王鑫玥羡慕地回忆道。
7月30日,实践团队成员们收集完了最后的九张照片,一共四十五张照片,六十三个笑脸。时光给老人的脸庞刻下了皱纹,却改变不了他们那双明澈眼睛中洋溢的喜悦和希望。当地政府和华农实践团队将老人们脱贫的喜悦定格为一帧帧照片,也成为了每个老人的美好回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7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