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滁州7月22日电(通讯员孙礼娜)“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民间凤阳花鼓词道出了安徽省凤阳县数百年逃荒要饭的沧桑过去 ,也不知不觉地唱出了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的未来。
7月22日上午,朝阳正好,微风和煦,安徽财经大学新青年调研队循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脚步走进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凤阳县小岗村,这个曾经“吃饭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如今已小楼林立,道路平整。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也正面临发展改革的新路口。为了调研小岗村土地流转现状,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开展调研工作。
重温大包干精神,探索农村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人那个时候来到小岗村当年农家院落就感叹说小岗村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如今也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第一党书记在小岗村村委会会议室接受采访时回忆着。
当日上午,团队成员通过对村党委书记的采访了解到:当年村民们真的是人人拿着身家命根子在闯,小岗村的发展步步摸索很不容易,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一直以来小岗村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也一直把探讨农民、农村的发展放在了首位。
http://www.dxsbao.com/news/124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