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文拿)北宋官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然因其地位尊贵,鲜有流入民间的官瓷器物,故北宋官瓷的恢复可谓困难重重,仿制难度可想而知。为深入探寻北宋官瓷的百代沉浮,传承非遗精神,7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访千年古都·寻文化瑰宝”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开封拜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浩庄先生。
图为团队成员与何浩庄大师及其子何世忠老师合影
炉火纯青神韵天成
北宋官瓷始于北宋宣和年间,由于宋徽宗赵佶艺术造诣极高,然而当时现有的定瓷、汝瓷都不能使他满意,于是他召集各瓷窑优秀技师前往都城汴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烧制,北宋官瓷由此登上历史舞台。北宋官瓷由皇家垄断,不做市场交易,因此难有流传,少有记载,异常珍稀。在中国琳琅满目的瓷器世界中,北宋官瓷独具禀赋,充盈着皇室贵族非凡的艺术神韵和光彩。
走进何先生的工作室,一件件形态各异、造型古朴、釉质如玉、纹片飘逸的官瓷呈现在队员们的眼前。不同于民窑所制瓷器的纹饰多变、色彩丰富,官窑青瓷,贵在简古,纹饰极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官瓷追求的美。谈到北宋官瓷的艺术性,何老先生难掩激动之情:“官窑的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生命的,它表现出的不只是高超的工艺水平,更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和思想感情。”“王者之瓷,国之神器。”这是当代艺术家对北宋官瓷历经九百年神韵不减,蜚声中外的至尊之姿的赞美。
图为何浩庄大师向大家展示官瓷作品
呕心沥血 重现至宝
回想重现北宋官瓷的那段时光,何老先生感慨万千。何老先生说:“我重现北宋官瓷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当时国家的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说要尽快恢复祖国历史五大名窑。第二是我从小就受到家族中长辈的熏陶,对瓷器有着深深的喜爱。”所以,何老先生就接下了重现北宋官瓷的重任。
但是,重现北宋官瓷有很多困难,其一,由于北宋官瓷出现在宋徽宗年间,在金军的铁蹄下,北宋官瓷被尘土埋没,存世的作品极少,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作品进行仿制;其二,当时有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在竞相仿制北宋官瓷,而官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重现北宋官瓷更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因此作为负责人,何老先生的压力必然很大。
终于,经过了四年的呕心沥血,北宋官瓷在何老先生和组员的手中重现。期间,何老先生住过三次院,被下过四次病危通知,但是他还是始终坚持在重现北宋官瓷的第一线,这样的工匠精神让人感到钦佩。何老先生说:“我们这一辈的人很简单,国家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国家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做什么。”
图为何世忠老师赠与团队《漫谈北宋官瓷》一书
非遗传承 道阻且长
谈及当今北宋官瓷的保护和传承,何老先生向成员们表示,在这方面还需要投入的更多。他告诉大家,目前官瓷烧制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两个比较大的阻碍:一是广大群众不能很好地在官瓷方面树立文化自信。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投资较为不均衡。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和保护北宋官瓷烧制技艺,必须多花费心思去克服这两大阻力。
何老先生对成员们说:“在我的心中,北宋官瓷的传承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精制高仿,保留官瓷的珍贵性。衡量官瓷仿制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神形兼备,我们烧制的每一件作品都要围绕这个标准,追求更高的艺术性;另一条腿是让官瓷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官瓷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官瓷。”
自北宋没落,官瓷技艺失传到再次恢复,这中间有一个长达八九百年的断层,不仅是对官瓷技艺的伤害,更是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其背后蕴藏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国家极其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为青年一代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何浩庄先生与队员们交流官瓷的发展与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3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