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三线历史,情系三线精神
2017年7月4日,在这一天,我们历经了26个多小时,从十堰出发,转车襄阳,终于在夜晚到达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在号称凉都的六盘水市,我和队员们穿着外套,拎着大大的行李箱走出了火车站。虽然出了一点点住宿问题,但我们通过集体协商,愉快解决了这个问题。躺在宾馆的床上,我想起姥爷曾对给我讲的他在三线建设时期。“那时候的人多朴实啊,又朴实又单纯。他们只有一个愿望——为国家做建设,促进国家的发展。那时候条件又艰苦,我们常常中午只在树荫下打个盹,然后又接着去干活了。”眼前仿佛浮现姥爷在给我讲三线建设时,兴致勃勃地对我讲着,边讲手边比划着。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这次关于三线建设的社会实践主题才感到格外的亲切。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三线建设博物馆,虽然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没有进入博物馆里面,但我们和博物馆相关人员做了简单的了解并约定时间参观博物馆。我们虽仅在周围逛了一逛,但在这些时间里却带给我一些惊喜。周围的建筑都是仿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例如三线大食堂、井盖、房屋以及火车和人们身上的衣服等等。石刻以及雕塑,墙壁上三线建设促生产的画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人们匆匆忙忙的紧张工作,为正在发展的中国提供了武器保障,保护中国的安全。一天的行程结束以在“三线大食堂”中的晚饭结束,方桌,长板凳,以及杯子。没有用现代化的饭店取代“三线大食堂”,一顿的晚饭,折射出的是,六盘水市对三线文化的尊重,对三线文化的保护。
走进博物馆,带给我了极大的震撼。在我看来,一个地方对自己的文化保护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发展以及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们的素质高低。讲解员充满激情的声音中,我体会的不仅仅是三线建设所获得的贡献,而是那些三线建设英雄们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艰苦条件下盖着潮湿的被子。一点点修路,在昏暗的灯光下挖矿,当时的人们多朴实啊!也没有金钱概念,只想着一心付出,一心奉献。从艰苦奋斗到磅礴征程,他们是多么勇敢与踏实。
三线文化创意小镇给我的感觉与博物馆不一样。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更多的是通过三线文化来拉动产业发展。一些咖啡店以及特产店能够供游客消费,不仅增加当地人收入,还能促进六盘水市经济增长。“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耳旁仿佛听到他们的口号,眼中仿佛浮现他们的身影。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贵州省六盘水市对三线文化保护之好,与此同时不禁让我反思为什么当时那么多地区都弄三线建设而只有六盘水市对三线建设的保护比较出名。如何推动十堰市市民重视三线建设并且促进十堰市建立三线建设博物馆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news/68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