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延安精神教育,探究梁家河“大学问”,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红色追梦之旅。

在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框架下,团中央学校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2018年“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大学生延安实践专项行动。7月27日,百所高校进延安暑期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

烈日当空,百校志愿者们发扬精神,不畏酷暑,炎炎烈日点燃了志愿者们如火的热情。仪式开始,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石新明,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鲁镇,共青团陕西省委学校部部长潘磊,延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春鸽,共青团延安市委书记、市青联主席高晓斌,延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高志旺,延安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呼世杰等领导出席此次活动并致辞。

高校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代表、学生代表、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代表相继发言。武汉大学倪清老师表示:“这片土地上满是红色的记忆,从杨家岭走到枣园,从宝塔山望向清凉山,所行皆是奋斗历程,满眼都是革命烙印。”仪式上宣读了《实践团队守则》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签署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接下来,与会领导嘉宾向实践团队代表授旗。仪式圆满结束后,百所高校实践队伍合影留念。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聚,就是全国各地高校齐聚延安,一同感受延安精神;散,就是各实践团队回到学校,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将延安精神延续传承至各地。作为“五有”青科学子,志愿者们更有义务将延安精神传承下去,为青岛科技大学的学风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news/1230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