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治宣传接地气:泰州地方性法规情景剧走进社区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 作者:刘亦清

为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地方性法规的了解和参与度,2025年3月6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深入海陵区东街社区,为老年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普法活动——法治宣传接地气:泰州地方性法规情景剧走进社区。

当天的活动以五幕原创情景剧为主线,巧妙地将《泰州市市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泰州市标准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融入其中。通过生动的情景演绎,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被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有趣故事,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演员们对题目进行表演,使整个活动更显亲切自然。

情景剧内容涵盖了多个生活场景,包括老街早茶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凤城河的生态保护、垛田重点保护区的治理以及盐税文化的传承等。剧中角色如“小羊”“小猫”“小鸡”“小狐狸”和“小猴”扮演不同身份的角色,生动再现了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在早茶店内,商家如何按规定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在凤城河边,市民如何举报违规垂钓行为;在垛田保护区,禁止擅自平垛建设养殖场等。这些情节不仅通俗易懂,还极具教育意义。

为了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活动过程中穿插了多次问答环节。每当剧中角色遇到法律问题时,现场观众便踊跃参与抢答,气氛十分热烈。社区居民通过举手回答问题赢取小礼品,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加深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记忆。一位参加活动的奶奶表示:“用小故事演身边的事,还能让我们答题赢奖品,这样的普法活动特别有意思,也更容易记住。”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其创新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表现手法。情景剧表演拉近了法律与群众的距离,使地方性法规传递出浓浓的亲切感。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新颖的普法方式比传统的法律讲座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真正让地方性法规走进了百姓心中。

课题组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力求让地方性法规宣传更加接地气、更有温度,助力法治泰州建设。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相信更多的居民将受益于这种寓教于乐的普法形式,进一步提升地方性法规深入人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微小说:舞龙

穿上大红色的上衣,上衣中间点缀着金色的蜘蛛,两条游龙并排在蜘蛛的两侧,好似在戏弄着蜘蛛,袖口处绣着浅金色花纹,再将宽松喇叭裤套上,用布制腰带将其与上衣束在一起,配上绣花帆布……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北岛在《青灯》中有言:“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笑容可掬的老人,他大半生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岁月无情,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在没去池河镇之前,我对乡土情结并没有多大的认识,乃至离家在外上大学,感到更多的也是探索未知的兴奋感,不太明白今天为何还有人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明明交通如此发……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三下乡有感:从诗意乡村走来,向未来走去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村掩映万山中”。撑一支长篙慢溯在历史长河的烟波中,滁州,一个风景如画之地,也是人文之美尽绽之处。醉翁曾在山水间留下名篇《醉翁亭记》,“林壑尤美”四字,发……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方能振兴乡村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发进军的紧要关头,而解决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与拓展扶贫攻坚的成果,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促使乡村宜居宜业,无疑是推动国家现代化与……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文化乡村,助力文化振兴

为了切实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感受扶贫取得的成就,助力扶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2021年7月26日,合肥工业大学“共建诗画乡村,同筑百年梦想”软件学院赴安徽省池……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召开第二次部门例会
(通讯员张容华熊圆鑫许清丽)为帮助志愿者明晰新学期工作规划并进一步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交流,3月7日19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于景德楼中栋112教室召开第二次部门例会。参会…
从常态化到高质量:”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生态优化的多维路径
“育人”是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任务。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出台,旨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
踏高跷,舞春风 —— 司马村高跷队:传承百年艺术,演绎时代风采
高跷艺术在中华大地的广袤土地上,传统文化犹如繁星点点,照亮着历史的长河。其中,河南省内黄县司马村的高跷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来自中…
智泊擎岸——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团队研发智控泊离跨界传奇
近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智泊擎岸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船舶公司,聚焦“企业智控泊离跨界传奇”主题开展调研。实践团队从实地考察、创新模式、技术研发、合作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团队通过系统梳理…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在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当下,让法律法规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全民遵循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
暨南大学湾区青年 以健康与文化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2025年新春之际,面对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与文化发展成为关键任务。暨南大学“湾区同心”粤港澳青年健康赋能实践团与共青团花都区炭步镇委员会通过“百千万”校地通结对…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如何让乡村留住人…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供给方与需求方如何…
“法味乡音情景剧“进社区:泰州地方性法规宣传“活“起来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3月6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城东社区,以“法味乡音情景里的泰州市地方性法规”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情景剧与趣味问答…
传承红色基因 共铸民族情怀——桂风红韵队赴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与贵港博物馆开展寒假社会实
2025年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风红韵队”成员丘漫、苏文慧走进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与贵港博物馆,开展以“壮美八桂·红色印记与民族情怀”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