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的悲哀,是低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传统艺术逐渐被遗忘。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守护并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一种拥有千年历史的中药材同时它的制作工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胶不仅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更凝聚了无数代人的智慧与心血。为此,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于1月15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与非遗进行邂逅,我也有幸踏上了一场探索阿胶非遗文化的奇妙之旅,深入了解其制作工艺,这让我对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以及传统技艺和现代工艺的结合发展有了深刻的感悟。
阿胶,源于东阿,以驴皮之精华,经多道工序精心熬制而成。自古以来,阿胶就被誉为“补血圣药”,是滋补强身的佳品。在参观中国阿胶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驴皮奇迹般地蜕变为阿胶的过程。匠人们精心挑选驴皮,经过浸泡、去毛、熬煮、过滤、浓缩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色泽晶莹、质地细腻的阿胶。整个过程繁复而严谨,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正如古语所云:“匠心独运,方能成器。”阿胶的制作工艺,正是匠人精神的生动体现。
图为阿胶制作过程展示图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阿胶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首先,阿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药材,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古代时,阿胶便是宫廷御用的滋补佳品,许多文人墨客也在诗词中赞美阿胶的妙用;如今,阿胶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必备之选。其次,阿胶的制作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匠人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普通的驴皮转化为珍贵的阿胶,这一过程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一块阿胶都是一件艺术品,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探索阿胶非遗文化,让我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传承非遗,不仅仅是保护一种技艺或文化形式,更是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阿胶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匠人的坚守和努力,他们用心血和智慧,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至今,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阿胶带来的健康与美丽。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技艺本身,更要领悟其中蕴含的匠人精神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为阿胶的周边产品
实践还让我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任重道远。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被遗忘或失传的危险。阿胶非遗文化虽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但仍需我们共同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阿胶,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阿胶非遗文化,如举办阿胶文化节、开展阿胶制作体验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阿胶的魅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阿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人需求的阿胶产品,让阿胶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为东阿阿胶的直播基地
此次探索阿胶非遗的实践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阿胶的制作工艺和相关知识,更深刻领悟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阿胶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阿胶非遗文化一定能够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通讯员 纪新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