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传承焕新彩 乡村振兴谱华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冮明欢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非遗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1月16日下午,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的一员,有幸走进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博物馆。这次实践,让我对非遗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真切的认识和感悟。

当我踏入邹城市博物馆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春风般扑面而来。馆内的非遗展品琳琅满目,它们就像是一部部生动的史书,静静地讲述着邹城的悠悠往昔。那些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细腻的陶瓷、古朴的木雕,以及古老而神奇的技艺展示,如绚丽的打铁花、精巧的传统刺绣,无不彰显着邹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带着温度,传递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让我沉浸在这片文化的海洋中,内心涌起无尽的敬仰和感动。

图为博物馆内文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冮明欢 摄

而“孟母教子传说”作为邹城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其蕴含的母教智慧与道德传承,历经千年,依然对邹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依托这一传说,衍生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创产品。在孟子展馆中,以孟母三迁为主题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将故事中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融入孟子名言警句的刺绣手帕,细腻的针法绣出的文字,传递着儒家思想的韵味。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传播载体,它们让孟子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深受游客的喜爱。

在乡村,以孟子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每到特定节日,村民们会组织“孟母文化节”,他们身着传统服饰,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重现孟母教子的经典场景。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中,也融入了孟子倡导的“仁爱”“礼义”等元素,让观众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与孟子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邹城乡村探寻。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漫步在充满古韵的乡村小道上,参观孟母祠等文化遗迹,聆听非遗传承人口口相传的孟母故事,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沉浸式地体验孟子文化的博大精深。游客的到来,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火爆,食客们品尝着具有邹城特色的美食,感受着浓厚的乡土人情;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房间布置充满儒家文化气息,让游客在休憩时也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村民们借助非遗带来的机遇,纷纷投身旅游服务行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如今,孟子文化相关非遗已成为邹城乡村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八方来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图为邹城市博物馆孟子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冮明欢 摄

邹城市博物馆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通过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邀请了多位资深的非遗传承人走进乡村,为村民们传授技艺。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非遗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这些年轻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加入,不仅让非遗得以在新时代延续,更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乡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充满了青春与活力。同时,他们的创新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与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与关注,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冮明欢 摄

在邹城市的实践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非遗文化如何以独特的方式“活”起来,带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让乡村真正“旺”起来。这里的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一个文化活动,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我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乡村的宝贵财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它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让乡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独特的魅力;还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更能够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繁荣,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这次实践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信念。我愿意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非遗文化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独特的力量。我期待着未来,非遗文化能够在更多的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宜居。(通讯员 冮明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走进小学校园:大手携小手 共读十九大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 刘兵 王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赶赴泉城济南,开展济南泉水水况调查

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而清澈的泉水更是大自然的馈赠,为了引起人们对泉水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关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清泉实践队于2017年8月15日来到了山东济南,就济南泉水目前的…… 秦朝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挖掘方言魅力,点亮文化灯火

方言的形成和流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载…

家乡文化传承——岳西翠兰

传承家乡文化——岳西翠兰导语: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出耀眼的光芒,当然,岳西也有一颗独属于自己的——岳西翠兰,它…

敬老院,献爱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句话讲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怀着对这份美德的实践之心,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弦歌…

大学生寒假返乡实践:服务家乡,绽放青春

大学生寒假返乡实践:服务家乡,绽放青春在知识与实践紧密交织的时代浪潮下,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其成长与社会的…

张家台渔村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2月7日,在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张家台村展…

最新发布

春风化雨,情暖社区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的“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满怀热情与爱心,深入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怀备至的问候行动。实践队员们如春风般将温暖与关怀吹进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给了社区的每一位居民…
寻味千年酒香,传承非遗匠心
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逐梦弘文,青智践新”寒假社会实践队一行前往山东省阳谷县景阳冈酒厂,开展以“寻味千年酒香,传承非…
探寻胶东非遗宝藏 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当今,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时代强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智慧。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我踏入了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探寻文化根脉的奇妙…
点亮精神灯塔,汇聚民族力量
为了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推动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城市的核心地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展示。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承载历史厚重、孕育未来希望的…
参与环卫工作,助力美好乡村
为提升乡村环境质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1月23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周庄村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伊始,队员和环卫工人身着统一服装,携带扫帚、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在村干…
艾草锤递心意,快递员绽欢喜
为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丰富快递从业者的精神文化生活,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走进临沂市临沭县邮政快递分拣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快递小哥制作艾草锤,为快递从业者…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志愿暖社区,新春书福韵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志愿暖社区,新春书福韵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社区作为基层单元,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响应社会对社区建设的需求,曲阜师范大学“声传力行,共叙邻里”实践队于1月21日走…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访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2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怀着崇敬与求知之心,走进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与深入调研,队员…
扫尽枯枝迎新春
为了能让回村过年祭祖青年和留在村中乡亲们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春节,“行社区志愿,扬红船之梦”实践队在村干部的指导下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郑公街道郑二村于1月24日至1月27日进行了春节期间防火灾的前期准备…
火灾无情人心暖
为了在春节中预防火灾的出现,“行社区志愿,扬红船之梦”实践队在村干部的指导下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郑公街道郑二村于1月21日至1月23日进行了走家入户的火灾隐患的巡查,让各家各户都能有一个平安年。为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