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非遗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情感。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踏上了前往日照市的旅程,共同绘就一幅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我们非遗文化之旅的第一站是日照市文化馆。刚步入展厅,一幅幅色彩鲜明、构图饱满的农民画便映入眼帘,它们如同生动的历史画卷,将我们带入了日照农村的生活场景和节日庆典之中。从田间劳作的辛勤到节日庆典的热闹,每一笔都透露着农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日照农民的艺术天赋,更是日照农村文化的生动写照,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展厅的另一侧,黑陶、剪纸、刺绣等非遗作品逐一亮相,它们或古朴典雅,或精巧细腻,无一不彰显着日照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黑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精心打磨,才能呈现出完美的作品。在与黑陶传承人王师傅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制作黑陶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王师傅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门技艺的深厚情感,他用自己的双手,将黑陶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图为日照市文化馆展览的陶艺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硕 供图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寓意吉祥的图案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剪纸艺术工坊,我们跟随剪纸传承人刘老师学习起了基础的剪纸技巧。刘老师手中的剪刀在纸上飞舞,如同舞者轻盈的步伐,每一剪都精准有力,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在她手中诞生。我们不禁为刘老师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同时也感受到了剪纸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其细腻的手法、丰富的色彩和寓意吉祥的图案,让人叹为观止。在刺绣工坊,我们亲眼见证了刺绣传承人张阿姨如何将一根根细线,编织成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张阿姨从小就跟着奶奶学习刺绣,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刺绣。在张阿姨的指导下,我们亲手尝试刺绣,虽然手法生疏,但每一次动手尝试,都让我们对刺绣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硕 供图
在调研的尾声,我们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谈会上,传承人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热爱与坚持,也分享了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困惑。农民画传承人赵老师感慨地说:“现在愿意学习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希望学校能多开设一些相关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并了解这门艺术。”赵老师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农民画传承的担忧与期待。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参与到农民画的传承中来,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剪纸传承人刘老师则希望政府能加大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他们的言辞中充满了对非遗文化的深厚情感,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非遗文化不仅是民族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此次非遗文化之旅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与独特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传承与创新的力量。在传承中,我们不仅要保留其原汁原味,更要融入现代元素,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探寻和挖掘更多的非遗文化资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张硕)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巩芯如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0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