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历史脉络,领略亳州古韵——亳州博物馆探访记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孟金斗

2025年1月22日,阳光洒落在亳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亳州博物馆迎来了一位满怀好奇与求知欲的访客,他在这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中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亳州博物馆,就像一位沉默的史官,静静伫立,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文明。它坐落于亳州市谯城区芍花路,建筑风格独特,既融合了现代建筑的简约大气,又彰显着亳州地方文化的特色。远远望去,博物馆的外观仿佛是一部厚重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

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巨大的浮雕墙展现了亳州悠久的历史场景,从古老的部落聚居到繁华的商业都市,人物栩栩如生,场景生动逼真,让人瞬间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沿着参观路线前行,便进入了“文明曙光”展厅。这里陈列着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质朴的陶器、打磨精致的石器,这些看似简单的物件,却是亳州先民智慧的结晶。讲解员详细介绍着每一件文物的来历与用途,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远古时期,亳州大地上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场景。一件造型独特的陶鼎,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表面已有斑驳的痕迹,但仍能看出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据讲解员介绍,这件陶鼎不仅是当时人们的烹饪器具,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阶层分化。

在“商汤都亳”展厅,亳州作为商王朝的重要发祥地,那段辉煌的历史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呈现。青铜器的展示是这个展厅的一大亮点,精美的纹饰、庄重的造型,彰显着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其中,一件带有神秘铭文的青铜尊,引起了众人的浓厚兴趣。铭文虽然历经数千年,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但专家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解读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为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展厅内还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重现了商汤灭夏的宏大战争场面,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感受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道源圣地”展厅则聚焦于亳州与道家文化的深厚渊源。亳州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和庄子的故乡,这里是道家思想的发源地。展厅内陈列着各种与道家文化相关的文物,从竹简上记载的道家经典,到刻画着道家典故的石刻,每一件都承载着道家思想的精髓。一幅精美的帛画,描绘了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场景,画面中老子神态悠然,青牛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画中走出。这幅帛画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是道家文化在亳州地区广泛传播的有力见证。在展厅的一角,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访客们可以通过触摸屏翻阅道家经典著作,聆听专家对道家思想的解读,深入领略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参观的深入,“曹魏霸业”展厅将人们带入了三国时期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亳州是曹操的故乡,这里是曹魏政权的重要根基。展厅内陈列着大量与曹操及曹魏政权相关的文物,从兵器到印章,从墓葬壁画到名人手迹,全方位展示了曹魏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风貌。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虽然剑身已经不再锋利,但它却见证了无数次的征战,让人联想到当年曹操率领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英勇场景。此外,展厅内还通过复原的曹操地下运兵道模型,展示了这一伟大军事工程的神奇之处。运兵道纵横交错,布局巧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被誉为“地下长城”。通过模型和相关资料的介绍,人们对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丰富的文物展示,亳州博物馆还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访客的参观体验。在各个展厅中,多媒体展示设备随处可见,通过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将历史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在“亳商市井”展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了明清时期亳州繁华的商业街道场景。访客们戴上VR设备,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非凡的时代,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亳州作为商业重镇的繁荣景象。

此次探访亳州博物馆,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文物的参观,更是一次对亳州这座城市灵魂的深度探寻。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大门,让人们能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亳州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精心的布局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将亳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在领略历史魅力的同时,也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在未来,亳州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感受亳州的独特魅力,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芒更加璀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炎夏绿荫擎成长之伞

七月流火,暑气炎炎,支教生活就随着夏天的脚步轰轰烈烈来临。7月10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郑厂镇贾窑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仲……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赤子之心,寻梦七月

七月骄阳似火,蝉鸣奏响了青春的乐章。为了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教育的号召,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7月10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草木蔓发,初心可望

一双朴素的白鞋,一颗炽热的心。在这个蝉鸣声声的盛夏,与一路清风相伴,我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仙桃市郑厂镇贾窑村,推开了我支教的生命大门。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滚滚长江水,依依惜别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鲍秀丽)清风拂山岗,艳阳照大江。在这风和日丽的一天,离别的笙箫悄悄吹响了。为了好好和支教的这段时光作一个告别,8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大手小手心连心,安全教育在进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提升小朋友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守护乡村儿童健康成长,7月3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郑厂镇贾窑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教育树新风,垃圾分类齐行动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增强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小朋友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7月2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郑厂镇贾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借支教斫去桂婆娑,予孩童清辉更多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乡村的号召,实现栽植桃李的教师梦,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支教活动,随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一同来到郑厂镇贾窑村,开启支教活动……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蹀躞千里,以初心为归

7月10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在这里开始了我的支教之旅。青山环绕,绿水逶迤,贾窑村美得就像人间仙境。接下来的支教生活……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体悟雕刻古韵,传承千年匠心
体悟雕刻古韵,传承千年匠心曲阜楷雕,源自山东曲阜的独特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与尼山砚、琉璃瓦、绢花并称为曲阜的四大传统工艺,又与碑帖、尼山砚并称曲阜三宝。其中三宝之一的楷雕如意,是曲阜传统的手工艺…
传承匠心 山东大学生实践队调研曲阜楷雕
传承匠心山东大学生实践队调研曲阜楷雕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王健乐)为深入了解曲阜楷木雕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传承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对曲阜当地的手工艺…
红色文化指引方向
红色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新时代的指引。红色思想强调的是信仰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为弘扬新时代红色文化,忆…
鲁有嘉渔调研团深入实地调研,挖掘现实问题
青岛是一座被大海偏爱的城市,“黄海暖流”与“沿岸流”在这里相遇,带来了丰富的藻类与浮游生物。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让这里出产的海鲜自带鲜甜。绝佳的自然资源,造就了青岛悠久的渔业发展史。从出海捕…
助力银发族打破数字枷锁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老人介绍手机的使用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溪溪摄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老人讲解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娄海伦摄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3日电(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化浪潮迅猛发展的当下…
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书新春祝福”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走进曲阜市文化街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写春联,传承非遗”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实践队成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笔…
探寻文化印记,感悟乡土深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情感价值。本次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让我有了一次探寻方言文化的难忘之旅。202…
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探孔学渊源”社会实践纪实
2024年12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走进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旨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孔子博物馆坐落于曲阜市,是一座集收藏、研究、…
趣味方言游戏启智,深厚文化传承润心
2025年1月18号,曲阜师范大学觅音寻根社会实践队队员袁梦来到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带着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探索方言,一场方言文化游戏的奇妙旅程就此开始,心灵也在不经意间被深深触动。当我们决定以游戏教学法…
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探教育瑰宝”社会实践纪实
2024年1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一行,怀揣着对教育的崇高敬意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切关注,走进了位于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