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文化印记,感悟乡土深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高川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情感价值。本次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让我有了一次探寻方言文化的难忘之旅。2025年1月10日,我与觅音寻根实践队的其他队员们一同前往日照吴家台黄石赶海园,邂逅了日照方言墙,它向我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也让我开启了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心灵感悟的旅程。

日照方言墙,静静地伫立在靠近吴家台黄石赶海园的村庄旁,它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那古朴的砖墙,承载着时光的痕迹,也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记忆。抵达方言墙后,我首先对墙体内容进行全面拍摄与记录,为后续的研究与宣传积累素材。墙面上那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方言词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我的目光。“腿磨古”“查念句”“不银物”等,这些词汇,对于当地人来说,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用语,可对于我这个外来者而言,却充满了新奇与神秘。

通过向周围居民的请教,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日照民生活的窗口。“腿磨古”形象地描绘了膝盖的位置和形态,让人不禁感叹当地人民在语言表达上的生动与形象。在过去的岁月里,日照的先民们在田间劳作、在海边赶海,膝盖是他们身体中承受压力和劳累最多的部位之一,这个词汇的产生,正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查念句”,则是日照方言中聊天、拉家常的意思。在日照的乡村,邻里之间关系融洽,闲暇时光,大家常常会聚在一起“查念句”。

方言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一代又一代的日照人。正当我凝望着方言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张奶奶说:“现在的孩子都讲普通话,很多方言都快失传了。这墙竖起来,好多老词又被大家记起来,真好。我常带小孙子来,教他认这些字,可不能把老祖宗的话丢了。”随着与村民的交流深入,我了解到方言墙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方言逐渐陌生,甚至不会说方言了。为了让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方言文化,当地政府和村民们共同努力,打造了这面方言墙。

诚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方言的了解和使用越来越少,许多古老而独特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正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方言是我们文化传承的根脉,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人们的情感纽带。

这次与方言墙的邂逅,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方言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

离开方言墙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感动。本次调研让我深切感受到,方言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呵护、去传承。探寻方言之韵,传承文化之魂是我们觅音寻根实践队奋斗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将方言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悠扬的乡音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回荡,让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铭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7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鲁有嘉渔调研团深入实地调研,挖掘现实问题
青岛是一座被大海偏爱的城市,“黄海暖流”与“沿岸流”在这里相遇,带来了丰富的藻类与浮游生物。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让这里出产的海鲜自带鲜甜。绝佳的自然资源,造就了青岛悠久的渔业发展史。从出海捕…
探寻历史脉络,领略亳州古韵——亳州博物馆探访记
2025年1月22日,阳光洒落在亳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亳州博物馆迎来了一位满怀好奇与求知欲的访客,他在这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中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
助力银发族打破数字枷锁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老人介绍手机的使用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溪溪摄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老人讲解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娄海伦摄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3日电(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化浪潮迅猛发展的当下…
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书新春祝福”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走进曲阜市文化街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写春联,传承非遗”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实践队成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笔…
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探孔学渊源”社会实践纪实
2024年12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走进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旨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孔子博物馆坐落于曲阜市,是一座集收藏、研究、…
趣味方言游戏启智,深厚文化传承润心
2025年1月18号,曲阜师范大学觅音寻根社会实践队队员袁梦来到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带着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探索方言,一场方言文化游戏的奇妙旅程就此开始,心灵也在不经意间被深深触动。当我们决定以游戏教学法…
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探教育瑰宝”社会实践纪实
2024年1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一行,怀揣着对教育的崇高敬意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切关注,走进了位于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以爱相伴,情暖夕阳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以爱相伴,情暖夕阳(通讯员:徐雨晨)“悠悠华夏,千年传承,尊老敬老,德馨永彰。”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宛如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随着老龄…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深耕关怀,情暖桑榆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深耕关怀,情暖桑榆(通讯员徐雨晨)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占比日益增大。这些老年人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各异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身体…
春节里的文化自信与社区的温暖
春节里的文化自信与社区的温暖春节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社区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为社区居民贴春联以及协助整理社区内的电动车摆放。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现代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