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陈望飞

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了以“新”生璀璨,“适”在必行——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人际和心理等方面的适应情况,为高校提供更加精准的适应性教育策略。

图为青梧成韵团队成员合影。通讯员房金凤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然而,大学与高中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使得新生在入学初期往往面临一系列适应问题。青梧成韵团队在此背景下,利用寒假时间,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的方式,对多所大学的新生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围绕“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四个维度展开,同时关注“家长、辅导员、导师、朋辈”四大主体对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此外,团队成员在家乡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新生、辅导员、导师及家长,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观点和体验,为调研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访谈中,许多新生表示,在寒假期间,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大学适应策略,而家长和辅导员的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为青梧成韵团队成员会议留影。通讯员 房金凤 摄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四个维度上的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适应方面,新生普遍反映大学课程难度增加,需要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适应方面,新生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时面临一定挑战,但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和集体活动,他们逐渐融入了大学社交圈。生活适应方面,新生对独立生活模式的适应程度不一,部分新生在饮食、作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调整。心理适应方面,新生在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时,容易出现焦虑、迷茫等情绪,但通过心理辅导和朋辈支持,他们逐渐建立了积极的心态。

在调查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过程中,除了半结构化访谈外,线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也是关键的数据收集手段。为了扩大调查覆盖面并提高数据收集效率,团队精心设计了问卷,通过线上平台发放问卷,确保了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新生的基本信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等多个维度,以及他们在适应过程中与家长、辅导员、导师、朋辈之间的交流指导情况。

图为青梧成韵团队成员进行问卷分析。通讯员房金凤 摄

线上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学习节奏、人际关系、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同时,不同背景的新生(如性别、年龄、生源地、专业等)在适应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同时,调研还发现,“四主体”对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家长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援助为新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辅导员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关怀帮助新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导师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为新生指明了方向;朋辈的互助和分享让新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四大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了新生的适应能力提升。

基于调研结果,青梧成韵团队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高校应建立立体协同的适应性教育体系,围绕“四维度四主体”开展多层次、立体式的持续性教育辅导活动。着眼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生活适应”四个维度和“家长、辅导员、导师、朋辈”四大主体,构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四维度四主体”提升模式。以辅导员、大学生导师、高年级学生干部为主要力量,同时加强与家长沟通,实现家校联动,紧紧围绕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开展多层次立体式的持续性教育辅导活动,指导新生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辅导员保持与学生的密切接触 等举措,帮助新生较快地适应大学,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此次调研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策略建议,也为青梧成韵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成长机会。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为提升新生的适应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3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图书馆实践之旅:知识的殿堂,实践的舞台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作为传统与现代知识交汇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为通过亲身体验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加深对知识传播与管理的理解,同时提升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服务贡献我们的力量…
春至期垤,筑梦起航
1月20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赴云南支教队伍——“红耀滇南”队迎来了第二天的支教活动。第一小组的支教队员继续在红河县期垤村开展教学,在“期垤暖冬公益课堂”上为孩子们传播知识和温暖。上午8点半,支教…
以爱搭桥,助老年人跨越数字天堑实践感悟
(通讯员:姜泽阳)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智能科技的光芒照亮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在不经意间在老年人的世界投下了一片阴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怀揣着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担当…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为响应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1月20日,攸县火车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样熙攘的场景中,司法局携手由湖南几所不同高校学生组成的普法…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20日电(通讯员胡靖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有一条长约百余米、宽仅两米的窄巷——六尺巷。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安徽工业…
暖“数”相伴: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教授手机实用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姜泽阳摄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老人亲身实践所授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溪溪摄(通讯员姜泽阳)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杏坛薪火,口耳相传
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对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传递‌,启航未来”实践队于2025年1月19日在阳信县第一中学成功开展了返校宣讲活动。在宣讲之前,队员…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杨帆,绝不“毒”行
青春杨帆,绝不“毒”行作者:郭翊模2025年1月19日下午,为深入调研禁毒宣传工作的现状与成效,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的力度,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的三位同学来到衡阳市第八中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问卷调查…
急救科普传温暖,乡村支教筑未来
对我和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的伙伴们而言,这是无比充实且意义非凡的一天。响应国家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加强乡村儿童安全教育的号召,我们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吴家楼子村,开展了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回乡看齐鲁:中医情志护理助力基层养老
大学生网报1月20日电(通讯员高琮皓)为深刻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团队致力于将中医情志护理与基层养老服务结合,1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温暖民心服务团赶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蔚蓝至善家园开展调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