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暖“数”相伴: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姜泽阳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教授手机实用知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姜泽阳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老人亲身实践所授知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溪溪 摄

(通讯员姜泽阳) 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也在老年人面前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支付、难以操作线上挂号、无法熟练视频通话……这些数字时代的日常操作,成为了许多老年人生活中的“拦路虎”。为了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颐养智汇”实践团分别在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贵州省等地积极开展了以“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为主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希望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实践活动开展前,我们团队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社区走访和访谈等方式,对老年人的数字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超过80%的老年人表示在使用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时存在困难,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不会使用社交软件与家人朋友联系、不熟悉线上购物流程以及对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存在担忧。

在社区走访和访谈中,我们与许多老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张大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他很想通过视频通话与孙辈们多亲近亲近,但每次操作手机视频通话都让他焦头烂额。李奶奶患有高血压,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然而线上挂号的复杂流程让她常常错过号源,只能一大早去医院排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困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帮助他们的决心。

基于前期调研的结果,我们在社区活动中心开设了专门的数字素养培训课程。课程内容从基础的智能手机操作开始,如开关机、音量调节、屏幕解锁等,逐步深入到常用软件的使用,如微信、支付宝、美团等。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们采用了“一对一”和“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耐心地为每一位老人解答疑问。在微信教学环节,我们不仅教会老年人如何添加好友、发送文字和语音消息,还重点讲解了视频通话的操作方法。王奶奶在学习后,激动地说:“这下好了,我能随时看到孙子孙女了,他们也不用总担心我不会操作手机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还会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如让老年人给家人发一条微信消息或者进行一次视频通话,并在下次课程中进行检查和指导。考虑到老年人记忆力相对较差,可能会忘记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我们精心制作了数字使用指南手册。手册内容图文并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详细介绍了各种数字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步骤。例如,在介绍支付宝付款时,我们不仅绘制了每一步的操作截图,还配上了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如“点击屏幕下方的‘付钱’按钮,将出现的付款码展示给商家扫码即可完成支付”。我们将手册发放到每一位参与培训的老人手中,并在手册上留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方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随时咨询。许多老人表示,这本手册就像他们的“数字生活小助手”,遇到不会的操作随时拿出来看一看,就能解决问题。除了培训课程和指南手册,我们还在社区设立了数字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数字技术支持。服务点的志愿者们每天定时值班,帮助老年人解决在使用数字设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手机突然死机、网络连接不上,还是忘记了软件的登录密码,志愿者们都会耐心地帮助他们排查问题并解决。同时,我们还与社区周边的商家合作,推动线下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比如,我们协助社区附近的超市开通了老年顾客优先支付通道,并安排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老年人使用电子支付;与社区医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线下协助挂号服务,同时帮助他们了解线上挂号的流程和方法,逐步引导他们适应数字化就医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参与培训的老年人在数字素养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不仅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日常沟通和生活服务,还逐渐对数字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老人开始主动探索更多的数字应用,如观看在线视频、学习线上课程等。

在社区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自信地使用数字设备,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便捷地享受各种生活服务。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我们的认可,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支持,更是一种关爱和陪伴。每一位老人都曾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在数字时代,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我们也意识到,跨越数字鸿沟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需求,不断探索创新的服务方式和方法,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数字时代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让他们的生活因数字技术而更加精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以爱搭桥,助老年人跨越数字天堑实践感悟
(通讯员:姜泽阳)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智能科技的光芒照亮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在不经意间在老年人的世界投下了一片阴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怀揣着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担当…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
星芒齐聚家乡地,普法劲吹法治风为响应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1月20日,攸县火车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样熙攘的场景中,司法局携手由湖南几所不同高校学生组成的普法…
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青梧成韵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了以“新”生璀璨,“适”在必行——基于“四维度四主体”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人际和心理…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
观六尺风范,鉴礼让之风中国青年网六安1月20日电(通讯员胡靖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有一条长约百余米、宽仅两米的窄巷——六尺巷。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安徽工业…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杏坛薪火,口耳相传
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对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传递‌,启航未来”实践队于2025年1月19日在阳信县第一中学成功开展了返校宣讲活动。在宣讲之前,队员…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杨帆,绝不“毒”行
青春杨帆,绝不“毒”行作者:郭翊模2025年1月19日下午,为深入调研禁毒宣传工作的现状与成效,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的力度,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的三位同学来到衡阳市第八中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问卷调查…
急救科普传温暖,乡村支教筑未来
对我和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的伙伴们而言,这是无比充实且意义非凡的一天。响应国家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加强乡村儿童安全教育的号召,我们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吴家楼子村,开展了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回乡看齐鲁:中医情志护理助力基层养老
大学生网报1月20日电(通讯员高琮皓)为深刻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团队致力于将中医情志护理与基层养老服务结合,1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温暖民心服务团赶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蔚蓝至善家园开展调研服…
讲好曲园故事,弘扬曲园精神
在时光长河中,母校宛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沉淀着知识的厚重,珍藏着青春的梦想。为了宣传母校,增强人们对母校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的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回…
曲园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 组图稿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组图稿2025-01-20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0日电(通讯员李春筱)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共建美好家园。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