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承云,舞“狮”献瑞
龙腾虎跃,气势非凡。2024年1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善美非遗”实践团来到了汕尾市龙狮运动协会训练基地,对三和馆馆长和学徒们进行采访,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汕尾当地的龙狮文化。
龙狮运动协会运动训练基地位于城区偏僻的角落,他没有华丽的装饰,如果没有牌匾的话,你会觉得这是一个仓库,但是从大门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荣誉,一排排的奖状和奖杯让人眼花缭乱,基地的正前方分别摆放着“滚地金龙”、“盖仔狮”和“醒狮”以及各种兵器,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肃杀的王者气息。
据传承人介绍,海陆丰有“青面白额,狮班免掠”之俚句流传。这里的青面白额指的便是盖仔狮即军狮,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头部状似锅盖而名,具有目大口阔鼻子短等面部特征。“免掠”意谓“不用比”,指其武艺高强,地位崇高,系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的狮中之王!譬如,不论哪个村若有盖仔狮在表演,其它狮类是不敢进村的,只等“老大”表演结束离开方敢进村。

图1盖仔狮
调研发现该狮馆的学徒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主。十岁开始学是最好的,太小的学生学会伤身体,体力也会跟不上。高中生一般忙于高考,无法抽出时间来学习,在传承上除了年龄限制还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因为三和馆是不收取任何学费的,往往需要馆长自费或企业资助,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政府对龙狮非遗文化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非遗传承人的年纪普遍较大,许多非遗文化也随传承人的离世而失传,但是在汕尾你会发现,舞狮班以青少年为主,哪怕很多时候学徒们需要倒贴钱去打比赛,许多青少年依然怀着对舞狮文化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舞狮表演中,也许他们的动作稍显稚嫩,但是他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由此可见汕尾龙狮文化后继有人。

图2狮馆学徒展示图
今年已然是狮馆传承盖仔狮的第十四个年头,希望不久的将来“忠义、忠心、崇礼、尚武、团结、刻苦”的龙狮精神能够随着各方力量的推动不断发扬光大!

图3:善美团队与非遗传承人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