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楼是梦,只是梦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郭俏含

全国大学生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家发展变化特别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立志献身党和国家的情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响应“一起云阅读”的号召,感悟经典的魅力。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以他家庭为原型,道尽了昔日的荣华富贵,再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在曹雪芹笔下相互交织在一起,人们常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句诗道出了作家对红楼故事中痴情人物的痛惜与不解。我对曹雪芹如此细腻的文笔感到钦佩。例如,他在描述贾宝玉等重要角色的人生变化和心里变化时,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红楼带来的辛酸……

作为初读者,我品味到了《红楼梦》所传递的辛酸,同时也明白了如今时代的甘甜变迁。贫富悬殊和伦理道德是曹雪芹再现的昔日悲欢离合,人情世故,辛酸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今日不再是封建社会:小康社会的形成使出身不再决定命运;伦理道德的发展,使得人们更理性的对待问题;今日的甘甜生活已经不逊色于过去的辛酸……

在《红楼梦》中,“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将贾家的奢华与神仙之宅形象的展现出来;“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项上、裙边的饰物放着珠光宝气”,王熙凤的出场更是令人感到华贵的外表中透露出一丝俗气……贾贵家的富丽堂皇,贾家人的堆金积玉,如同清朝贵族阶级享受的财富和特权。与此相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林黛玉的清瘦和苍白让人感到忧伤,但她始终保持着清骨的气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身穿一件破旧的棉袄,脸上布满皱纹”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看到了贫民的艰辛生活,但又给予她一股清新的感觉……贾府的奢华,凝聚着贫富差距的存在,平民阶级贫困与贵族阶级的恍若隔世,贾府的腐败才得以揭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贾府的腐败揭示了贫富差距的存在。说明出身并不能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他坚持用牙咬着木棍,利用骨传导来听音符,谱写出名垂千古的《命运交响曲》,以坚韧奏响命运。然而,如今的社会迈向小康,贫富差距已大大减小,我们相信才华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底气。

《红楼梦》被称为女人的世界。贾母曾经说过:“世上男子才是天,女子只配做婢“。重男轻女的思想广为流传,但贾家的众多女性角色展现了各自独立的魅力:“咏絮才”的黛玉,“停机德”的宝钗,志行高卓的探春,豪爽不羁的湘云。黛玉、宝钗、探春、湘云等闺阁小姐,以及丫鬟们,她们尽管身份不同,却同样有权利展现自己的美好。丫鬟鸳鸯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身份卑微,但她不甘心成为被命运束缚的“姨太太”,她敢于与命运抗争,甚至表达出壮语“做尼姑”,“大不了,还有一死”,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勇敢地对抗权威和压迫。

同时,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这一男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美的发现和赞美。贾宝玉在享受富贵和家人的宠爱的同时,也具备了走向外界的自由。与此同时,他又是唯一一个能发现身边美好的男性。这种反差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他关心平儿、悼念金钏、怜悯五儿、体谅探春。他眼中没有世俗、地位、等级和偏见,他所见到的只是展现在他眼前的美。他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大声疾呼“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用自己的心尊重每一个人,向世界表达生命的平等。

虽然如今“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存在,但随着伦理道德的发展,人们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如今,独立女性不断出现,就比如新时代社会中女高校长张桂梅,终身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失去家庭,疾病缠身,但她不改初心,在农村一待就是一辈子,用澎湃的激情点燃农村学生的梦想。是啊,虽然社会对女孩有太多的不公平,但都不应该被定义,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权利,我们都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自己。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记叙方式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贫富差距、伦理道德等问题融入到故事中,使读者在品味作品的辛酸之余,也能感受到如今所蕴含的甘甜与希望。这也是《红楼梦》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所在。让我们共同感受《红楼梦》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吧!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样的文学之珠,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郭俏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
全国大学生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家发展变化特别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
【燃红色激情,传特色风俗】步履不停返家乡实践活动取得优秀成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大学生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成长成才,一支来自塔里木大学由大学生们组成的名为“步履不停”的返家…
公益之路就在脚下
保持童真的秘密,是睡在童话里。而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童话世界,和他们相处,他们会带着你一起进入他的童话世界。小朋友的思维总比我们成年人跳跃,他们的逻辑链断层,断层并不是意味着不好,反而带给他…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社区工作实践心得
社区工作实践心得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3级智能制造工程2班姚禹涵张瑞敏曾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社区工作对于社会发展…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暖冬、暖心的高铁志愿服务
暖冬、暖心的高铁志愿服务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增加社会经验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有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在寒假期间当然也要义无反顾地选择积极…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深入基层,一段社工历程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深入基层,一段社工历程2024年1、2月我有幸参与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南门街道南照社区任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我所在的城市社区,切实参与到了社区工作,…
跆拳道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调研
参与跆拳道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体育运动在促进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乡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提升,还要注重培养村民的体育意识和兴趣,让更多人参与…
领略实验风采,探索物理奥秘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线上教学的趋势,2024年2月17日,“…
科普启航,逐梦未来“宣讲团开展物理实验宣讲活动
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2月17日下午,物理工程学院“科普启航,逐梦未来“宣讲团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物理实验宣讲活动。“科普启航,逐梦未来“宣讲团全体成员、淄博市高青县田镇街道…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我们大学生有力量
志愿服务心得体会:我们大学生有力量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志愿服务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它代表着无私、奉献和爱心。以下是我对志愿服务的一些具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