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制陶工艺,传承深厚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宋博文

中国青年网泰安2月3日电(通讯员 宋博文)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更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磨砺,沉淀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因此,为探寻陶器背后隐藏的奥秘,推动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于1月28日前往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艺部落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到达实践地点,联系工作人员

1月28日上午9点,实践队员准时到达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门卫室外,实践队队员主动向安保人员出示了学生证并表明来意。经过安保人员的电话沟通,队员们成功进入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并见到了正在向游客介绍大汶口遗址发现历程的工作人员。得知队员们的来意后,工作人员表示:“大汶口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是依托于大汶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要想真正了解陶器背后的奥秘,必须先对大汶口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于是,在工作人员细致的讲解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大汶口文化十分古老,属于新石器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距今约6000-4500年,延续时间较长,约1500年左右。其分布地区也较广,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北达渤海南岸。而依托大汶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陶器种类更是丰富多样,早期以加沙或泥质的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彩陶虽然数量较少但无比珍贵,极富特色。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向实践队员介绍大汶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博文 供图

实地游览参观,采访当地游客

讲解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实践队员们决定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深入游览博物馆,体会大汶口文化的深厚积淀。大汶口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精美独特,融合了现代风格和传统元素。整个博物馆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展览大楼,研究中心和遗址保护区。不仅如此,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认真游览了每一个展厅,用心观赏各类文物,切身体会到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游览过程中,实践队员还实地调研了几位前来参观的当地游客,采访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内心感受。其中一位年轻的游客回答道:“我在中学时从历史书上看到过大汶口文化的介绍,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我的内心依旧深感自豪。今年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便想着再来这里看一看。如今看到博物馆建设的这么好,我十分骄傲,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了解悠久的大汶口文化。”其他游客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家乡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深感欣慰和自豪。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认真浏览大汶口彩陶纹饰的发展变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博文 供图

体验制陶工艺,感悟传承艰辛

游览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进入陶艺部落,尝试亲自动手制作简易的陶器。首先,实践队员在原料区挑选了一些粘性好、质地细腻的黑色陶土。然后他们来到制作区,先将粘土过筛除去杂质,再和水混合,用木棍搅拌均匀后挤压成团。接下来是制作胚体,这一步比较难,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无需辅助工具,直接用手制作胚体,而队员们是第一次上手,只好选择用模具按压的方法得到胚体。胚体完成后,老师傅带领队员们进入风干区,将他们亲手制作的胚体摆放好。他表示:“胚体的干燥受多重因素影响,一般需要风干几天到两周不等,才能进行烧制。”然而,队员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它经过干燥和烧制成为真正的陶器。“虽然你们等不到,但我可以烧制几个已经风干好的胚体让你们看看这个过程。”老师傅补充道。

于是,在老师傅烧制陶器的过程中,队员们与老师傅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沟通,了解到制陶工艺传承目前面临的困境:一个是愿意了解学习制陶工艺的年轻人不断减少,制陶工艺濒临消失:另一个是制作陶器所带来的收益较低,很多传承人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导致他们为了生计选择改行,不能继续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但其实这些年已经好多了,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助力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我也相信,制陶工艺在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老师傅一边用颜料描绘烧制出来的陶器,一边向实践队队员解释道。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参观陶艺部落非遗工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博文 供图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实践队员浏览参观了大汶口博物馆,实地调研了当地游客,与工作人员和制陶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感悟到大汶口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深刻体会到了制陶工艺传承的困难与艰辛。而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队员将从自身做起,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非遗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8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比较中总结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5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于上午九点在化工楼天然药物合成实验室集合,进行今天的实验。这两天队员们一直在用液相色谱仪找合适的分离条件…… 郝毅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总结感悟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6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报道。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社会实践的成果手工皂已经成功的制造出来了,但不仅仅只是制造出了成果就行了,…… 欧阳庆德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回首间,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业已结束,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各成员均收获匪浅。十五天的时光中,虽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枯燥的实验中,但在这过…… 刘文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清洁“实验室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6日上午9点半,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陆陆续续来到化工楼。开始最后一天的实验。今天上午“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 马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总结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6号,,今天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十五天了,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了,今天主要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总结。上午的时候依然是采用之前的一些配方做一些手工皂,然后把…… 谢鑫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圆满结束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3日清晨,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主要以工业青蒿渣的回收再利用为课题,故对其如何进行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可行设…… 王金琳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感悟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6日电(通讯员石安)为丰富劳动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深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加以创新继承,积极响应文化强国建设,实现新时代下传统文化与当代结合的新篇…
曲园学子:勤于创造,劳于奋斗
中国青年网烟台2月3日电(通讯员张琳)为调查山东省劳动教育普及和发展情况及研学市场供需情况,提高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和对研学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山东省各地市…
领略红色精神,激发青年志气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重温党的百年革命历程,在实践中体悟红…
急救知识进万家,悦享生活好保障
为使劳动教育实践研学活动内容更加新颖丰富,形式更加生动多样,从而使参与研学活动的同学在更好的掌握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应急救护能力,树立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的同时,有更多获得感、成就…
深入园区内部,了解模式特点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注意到走廊两端被摆放了许多工艺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这些工艺品是近几年莒县电商模式蓬勃发展之后,当地为了让当地文化走出莒县而设计制作的相关文创产品,包括…
电商模式焕光彩 农村发展焕新篇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注意到走廊两端被摆放了许多工艺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这些工艺品是近几年莒县电商模式蓬勃发展之后,当地为了让当地文化走出莒县而设计制作的相关文创产品,包括…
法治使文物焕彩,法治使文明璀璨
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法治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我国有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
“劳”以润心,“动”以赋能 ——“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青岛2月3日电(通讯员王艺)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要提倡生活化,让劳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加强劳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进而走出生活。2…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岛黄氏烙画,葫芦上的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5日电(通讯员刘佳辉)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为响应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助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实地访谈出真知,聆听劳动教育音
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25日电(通讯员尹新颖)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教育和研学在当今市场上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但目前劳动教育和研学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尚处于萌芽阶段,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