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6日电(通讯员 石安)为丰富劳动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深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加以创新继承,积极响应文化强国建设,实现新时代下传统文化与当代结合的新篇章。为此,2024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实践队的团队成员们特地来到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古城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传统文化继承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和面对面走访调研来了解古城文化的核心与发展历程。
根据前期组内会议的讨论安排,我们首先要对古城进行大致的了解,从面积,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通过查阅古城内部资料我们可知即墨古城的总建筑面积为37万平方米(最早的史书记载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其中有儒家传统文化承载地即墨文庙;有记载明清以来功德显著的人和事的牌坊街,围绕两侧的是学宫、县衙、万字会、鸭绿池戏台、城墙、教堂等公共建筑遗址,以及分布于道路两侧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吃摊,饮品店等娱乐饮食设施。
接下来团队成员便深入古城里面来进行调研,我通过对古城技术工作人员的询问得知,在新时代大数据发展的浪潮下,为了响应国家的文化强国建设,同时也是实现自身的发展, 据古城工作人员介绍,即墨古城积极相应,将自身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其中最令工作人员自豪的便是“自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古城的文化更加繁荣,在牛年到来之时,拥有我们古城文化的吉祥物——墨小牛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将我们的即墨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其中墨小牛也受到了观众和游客的一致好评,成为古城文化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代表”这是古城文化的一次创新性发展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为文化的创新发展与融合树立了榜样。
通过团队成员了解的不断加深,我们也在欣赏之余产生了对古城以后文化发展产生了思考,文化要想长久的发展传承下去,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与社会的价值观相适应:其次也要注重自身的纯洁度,要始终在人民的立场上去发展,去实现自身的开拓创新。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创新作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习主席的这句话启示着我们,在古城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古城的实际和人民需要,建立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基础上,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新的生长点,切记不可脱离实践,否则便会被淘汰在时代的洪流中。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路边的摊位存在不整洁,无秩序的现象,这对于古城的文化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经过我们的讨论以及在对古城周边居民群众进行走访中发现,文化创新发展不仅是思想层面的创新发展,而且是生活方式、实践方式的变革。要让古城文化成为时代的标杆。与形式的创新相比较,内容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更为重要。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即墨古城中所展现的古代人民的传统劳动精神更值得我们去传承学习。树立起文化发展的标杆作用,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让优秀的文化涵养身心,以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成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8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