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学院三下乡:品舌尖美味,传豆腐技艺

来源: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作者:吕新宇 付博宇 何

为深入挖掘寿县文化旅游潜力,突破旅游发展中的阻碍,调查研究寿县历史文化、当地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8月4日中午两点,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豆腐村胡大泉非遗豆腐坊对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学兵大儿子胡志东进行了采访。

团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志东合照

正午两点,烈日炎炎,刚进豆腐坊,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靠墙的两边都堆了一大堆大豆。胡志东身穿黑色背心,下着一短裤,脚蹬胶脚,和母亲一起开始了下午豆腐的制作。首先,大豆选取的是八公山乡蜘蛛湖、寿西湖的优质黄大豆,在选料时还仔细地将大豆中的烂、坏、瘪豆一一拣出;其次是浸泡,因科技的进步,在以前是挑来大泉泉水进行浸泡,而现在则可以直接打开水龙头,但浸泡时间仍是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来决定的;然后是磨浆,将浸泡好的黄大豆掺兑泉水,用机器研磨成浆汁。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细致的囗感,胡志东在入缸处放一过滤,去除杂质;再然后在煮浆时,将生豆浆放入土灶大铁锅里高温烧煮,并随时观察锅里豆浆表面色泽变化情况,添加杀沫剂消除泡沫,这时,胡志东还盛了一大碗豆浆给队员们品尝。这里豆浆的味道与其他的豆浆相比,格外的浓厚香醇。到点膏时,在热豆浆中兑入严格计量比的石膏并冲浆两次;在养花时,把豆浆静置十分钟左右;在压单时,将豆腐脑放入垫有白棉布的篾箩里压制成型,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而胡志东整个人也大汗淋漓。

为了制作豆腐采购的当地优质大豆

胡志东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主动继承了家庭传承的技能,跟随父亲学习豆腐制作技艺,这为他后来进行豆腐传统技艺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十五年的学习,他继承了父亲的豆腐加工作坊,开启了他的八公山豆腐传统技艺传承的生涯。长期的加工生产过程和现代科技的冲击,胡志东没有跟随那些低成本高收入的豆腐工厂,仍然坚持继承传统,延续老一辈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经过摸索、总结、提炼,并结合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技术,改良优化了部分设施,使制作豆腐的速度有所加快,降低时间成本。

清洗大豆

压豆腐

关于豆腐的起源,历来说法很多。古代即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孔子时代即有豆腐,一说是豆腐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前一种说法支持者不多,后一种说法则自宋以来长期流传。相传是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修道炼丹时发明了豆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谢绰拾遗》中也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陆游诗“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详细描述了当时制作豆腐的技艺和流程。胡志东说,寿县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是经汉淮南王刘安的宫廷流传到民间后,在长期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经过技师们长年累月的实践、探索、提炼,技艺日臻完善,逐步形成其核心技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制作技艺受到冲击,在寻求如何创新的路上,胡志东遭遇过困难重重,工厂工业化、量大、价格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父辈传统技艺制作豆腐的坚守为他指明了道路,胡志东仍坚持传承老一辈的传统技艺,沉下心、扎实、脚踏实地追求高品质的豆腐。接下父亲胡学兵豆腐坊,始终坚持高品质,他加工生产的八公山豆腐供不应求,稳定地向当地的一些宾馆、酒店提供豆腐,还卖到了合肥、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出囗到国外。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寿县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胡志东在网络上积极宣传八公山豆腐,向想要学习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能技艺的同志传授技艺,分享经验,帮助他们提高豆腐制作水平。

团队成员体验豆腐的制作流程画面

豆腐传统制作技能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是中华美食文化的璀璨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突出贡献,作为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寿县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必须要薪火相传,一代一代传续下去,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保护、传承和完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团学风采 | 机电工程学院开展浏阳河清扫志愿服务活动

3月27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浏阳河畔开展“守护母亲河”环保志愿清扫活动,志愿者以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春日里的浏阳河增添一抹亮丽的“志愿红”…… 宣传部 魏佳琦 高 大学生网报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机电工程学院青愿队展开集章册活动

3月17日清晨,晨光熹微中,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已活跃在学院主干道旁。他们俯身扶起倒伏的共享单车,将散乱的车阵排列成整齐的几何队列——这是机电工程学院青愿队发起的集章册志愿活动…… 管育英 张海涵 古梦颖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情暖三月·花漾机电 | “三八”女神节主题插花雅集

(图文来源:王薪茹郭玲丽)人间三月芳菲始,巾帼花开绽芳华。阳春三月,草长莺飞。3月6日,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机电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艺活动,出席活动的…… 王薪茹 郭玲丽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机电风采 | 闪闪发光!!“二等奖”!

3月6日下午,为了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弘扬新时代女性团结、智慧、坚韧的精神,丰富女教职工生活,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学院全体女教师参加校工会举办的“巾帼同筑梦青春绽芳华”…… 宣传部 彭芮妍 魏 大学生网报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精工青政弘扬志愿精神,凝聚向善力量

2024年12月15日,机电工程学院于第七教学楼开展主题为“弘扬志愿精神,凝聚向善力量”的2024年秋季第四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旨在鼓励机电学子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去践行…… 宣传部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喜报!一等奖+5,二等奖+5,三等奖+3!

尊敬的朋友们,今天我们不聊诗词歌赋,也不谈风花雪月,我们来聊聊一群热血青年如何在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传…… 彭晖惠 吴家腾 黄 大学生网报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机电工程学院第六届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本网讯机电工程学院高诚肖瀚翔)2024年12月5日中午12:30,机电工程学院第六届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在第八教学楼南308隆重举行。此次大会标志着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即将迈向新的征程。…… 宣传部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观念入人心,共创和谐青春行

2024年11月29日,机电工程学院于第七教学楼开展主题为“安全观念入人心,共创和谐青春行”的2024秋季第三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青政学习引导机电学子深入了解安全及其重要性,树立安全…… 管育英 李英姿 杨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年少得志 为国为民
苏轼年少得志,深受国恩,心怀经世济民、建功立业之心,痛苦的放逐生涯和频繁迁徙,更使得对国家怀有强烈责任感的苏轼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屡遭贬谪并没有让苏轼放弃儒家的经世济民思想,依然积极参与政…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为官40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流离半生,九死一生。屡遭挫折的苏轼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的阴暗、卑鄙和险恶。他深感人生如梦:“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孤寂迷茫时,他也曾萌生退隐之念:“我…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欧阳修十分赏识苏轼的才能,每次苏轼有了新作品,欧阳修立马“点赞转发评论”。有了文豪欧阳修背书,苏轼飞速涨粉,很快成了京师顶流。然而,就在苏轼名声大噪时,家乡传来消息,他的母亲程氏病故,他离开京…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北宋景祐三年(1037),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民间传说,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忽然离奇地花草凋零。后世便因此流传下一句民谣“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意思是说苏家三父子用尽了眉山…
合肥学院三下乡:悠悠千古香,情在此香草
为了解寿州非遗,传承楚都古韵,弘扬寿州新风,8月3日,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院级重点团队——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报恩寺街,对香草技艺传承人郑以禄进行了采访,并在…
合肥学院三下乡:怀鸿鹄之志,扬非遗新风
大救驾为传承楚都遗韵,弘扬寿州新风,感受非遗文化的时代魅力,8月6日,合肥学院“三下乡”寿州文旅融创团队来到安徽省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对“大救驾”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朱…
合肥学院三下乡:弦耕不辍,铸就非遗瑰宝
楚人好乐。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楚人能歌善舞,且蔚然成风。上至楚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崇尚音乐舞蹈。寿州锣鼓便是楚文化千百年历史长廊上那璀璨的瑰宝。作为楚文化的一朵奇葩,寿州…
红色古迹考察队探寻青岛党史记忆——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探访红色古迹,传承红色精神党的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人民拼搏奋斗的血泪史。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红色古迹考察实践队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进行了主题为“探访红色古迹,传承红…
徐州医科大学三下乡:爱在夕阳,智享生活
为有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增强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的防范意识,切实维护老年人利益,2023年7月5日,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青春助老送健康,守护最美夕阳红”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大学生智慧助…
“启仰”社会实践团队个人总结
柯镇桂/文本次“启仰”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2023年7月8日于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在廉江市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展开了为期14天的实践活动,致力于发掘乡村故事、乡村文化并加以宣传,使当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