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学院三下乡: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

来源: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作者:刘晓 付博宇 何焘

8月1日,合肥学院寿州文旅融创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参观寿县古城墙,探寻千年古城的魅力所在。

寿县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宋朝古城墙,也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善的7座古城墙之一,被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分设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曰宾阳门,南曰通淝门,西曰定湖门,北曰靖淮门。

城墙建造之初,用来防御外敌,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的说法。寿县古城墙除了御敌之外,还承担着拦截淮河洪水的重要职责。由于寿县位于淮河南岸,自古便饱受淮河水患的侵扰,民间流传着“爹也盼,娘也盼,惟盼淮河不泛滥。”的顺口溜,于是高大挺拔的城墙在洪水来临之时便能将洪水拒之城外。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了特大水灾,目光所达之处皆为汪洋,在其他地域百姓深受洪水侵害时,寿县却毫发无伤。古城像是漂洋在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保护百姓按部就班的生活。

实践团队队员们从南门通淝门出发,以逆时针的顺序依次参观四个城门。

由于寿县地形呈不规则状,东西向狭窄,南北向修长,且乡镇大多数分布于古城南部,因此南门成为百姓进城的必经之门,也最为繁华。南门的护城河与淝水相通,象征舟楫往来,商贸繁荣,宾朋四海,故取名为“通淝”。南门与寿县城南新区紧密相接,登上城墙,可见近处古色古香的街道,也可见远处拔地而起的楼房。新旧交替,守正创新,正是不拘泥于一隅,才为寿县古城的发展注入了更为新鲜的血液。

东门宾阳门的保存较为完好,并设有瓮城。太阳自东方升起,故东门宾阳二字即为“迎日出“之意。东门城墙上竖有“淝水古战场”的字碑,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于此。千年前,秦晋两军在寿阳交锋,面朝淝水,背倚八公。秦军望向北方,误将山上的风吹草动都认为晋军的人马,一时间军心不稳,于是晋军大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佳话。同时,也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东门通往北门的路上,实践团队途径月坝。月坝略高于城墙,周围设有缓坡,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小山包。这正是寿县古城不受洪水侵扰的另一个妙处所在。月坝的设置既可以通过水位差将城内积水由护城河排至城外,又可以在洪水季节堵阻城外积水倒灌入城,月坝之上镌有“崇墉障流”、“金汤巩固”字样,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

接着向前走,便来到了北门靖淮门。寿县古城北面不远处就是淮河,因而得名靖淮。登上北门远眺,将八公山美景尽收眼底。走近北门,青石路面铺满青石板路,千百年间,行人车马经过,在青石板路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青石上的辙痕凹凸不平,蜿蜒向前引领行人进入古城内部。墙外布满的青苔,好似为饱受风霜的城墙披上一层外衣,更平添了几分韵味。值得注意的是,内城门与外城门的朝向并不一致,这勾发了实践团队队员们的好奇。几经询问才得知,古人在建造靖淮门时采取了平行错位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战争防御,另一方面可防止洪水直接冲击内城门,足以见得先人工艺之精巧,思虑之周全。

实践团队的最后一站便是西门定湖门。由于历史原因,西门受到的破坏最大,遭到了灾难性的拆除。如今的西门在2014年得到了重新复建。

千年已过,昔日繁盛的宫殿王朝已然化为灰烬,风云莫测,但唯独寿县古城墙屹立不倒。穿过四座雄伟的古城城门,沿着刻满岁月沧桑的道路登上城墙,城墙历经的风雨,让它饱含浩然正气,前辈们的铮铮铁骨,犹在眼前,可谓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太平盛世下,寿县古城墙的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已是主流,成为镶嵌在江淮大地上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座古老又坚固的古城墙历经保护和修复,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2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乡村,助力梦想 ——德州学院学子奔赴家乡各地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驱动。“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利用专业知……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携手德州市科技局、天衢路小学联合举办——2023年德州市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爱护自然敬畏生命”意识。5月10日上午,由德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德州学院生命科学院……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就业指导处到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调研就业工作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院学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充分听取大家在就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2022年10月6日,就业指导处一行3人在处长陈玉栋带领下到学院调研就业工作。院……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召开学生工作会议

2022年3月1日下午,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在求实楼302会议室召开学生工作会议。我院领导班子党委书记赵华龙、党委副书记张锋、党委副书记及副院长吕志轩、副院长范克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方源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举办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人才引进工作调度会

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人才引进工作,1月19日上午,我院在求实楼302会议室召开工作调度会。我院相关负责人及博士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与会教师结合自己的…… 方源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 开展帮助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温暖安全过冬暨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贫困家庭学生的专项政策,加强学院和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环境,搭建育人沟通桥梁。2022年1月9日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2018级风景园林和环境设计专业开展南方综合实习

2021年10月19日至28日,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2018级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学生赴江苏进行南方综合实习。实习开始前,学院多次开展宣讲工作,对实习日程安排、教学内容、安全管理、疫情防控…… 方源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2020级地科、人文师生赴太行山开展野外实习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原则。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组织2020级地理科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本科专业…… 方源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汪恕有滴醋厂

2024年7月8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参观汪恕有滴醋厂活动顺利开展。首…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2024年7月6日上午十点,本次“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

最新发布

苏轼与美食
在为官之路上,苏轼永远被贬,但勤政爱民。与此同时,苏轼“美食博主”的副业也干得风生水起。在吃上,他总能在被贬的路上找到好吃的东西。美食也成了苏轼人生中的一大慰藉。被贬黄州时,苏轼没有薪水,但一…
一生付与造物
即使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苏轼依然带领当地百姓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他主张民族平等,为当地黎族人民发声,呼吁:“咨尔汉黎,均是一民。”他还力图改革落后习俗,采取强硬措施,对那些欺弄长辈、从事赌…
为生民立命
江浙一带遭遇大旱,瘟疫肆虐。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拨出两千两官银和自己的积蓄,筹备开设“安乐坊”。据林语堂考证,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此外,苏东坡还将常平米仓的米减价出售,以此救济平民…
苏堤春晓
苏轼还曾给门下、尚书各省,警告说若不再整治,二十余年后,西湖湖面将全被野草遮蔽,杭州百姓也将失去水源。经费拨下来后,他又和数千工人、船夫一起日夜劳作,前后费时四个月,工程才告完工。西湖面貌一新…
年少得志 为国为民
苏轼年少得志,深受国恩,心怀经世济民、建功立业之心,痛苦的放逐生涯和频繁迁徙,更使得对国家怀有强烈责任感的苏轼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屡遭贬谪并没有让苏轼放弃儒家的经世济民思想,依然积极参与政…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为官40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流离半生,九死一生。屡遭挫折的苏轼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的阴暗、卑鄙和险恶。他深感人生如梦:“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孤寂迷茫时,他也曾萌生退隐之念:“我…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欧阳修十分赏识苏轼的才能,每次苏轼有了新作品,欧阳修立马“点赞转发评论”。有了文豪欧阳修背书,苏轼飞速涨粉,很快成了京师顶流。然而,就在苏轼名声大噪时,家乡传来消息,他的母亲程氏病故,他离开京…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北宋景祐三年(1037),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民间传说,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忽然离奇地花草凋零。后世便因此流传下一句民谣“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意思是说苏家三父子用尽了眉山…
合肥学院三下乡:品舌尖美味,传豆腐技艺
为深入挖掘寿县文化旅游潜力,突破旅游发展中的阻碍,调查研究寿县历史文化、当地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8月4日中午两点,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
合肥学院三下乡:悠悠千古香,情在此香草
为了解寿州非遗,传承楚都古韵,弘扬寿州新风,8月3日,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院级重点团队——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报恩寺街,对香草技艺传承人郑以禄进行了采访,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