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年少得志 为国为民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魏俊

苏轼年少得志,深受国恩,心怀经世济民、建功立业之心,痛苦的放逐生涯和频繁迁徙,更使得对国家怀有强烈责任感的苏轼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屡遭贬谪并没有让苏轼放弃儒家的经世济民思想,依然积极参与政事。他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但依然竭尽所能办实事。苏轼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在当地百姓心中有口皆碑。谪居黄州期间,苏轼偶然得知黄州地区的百姓常因天灾人祸无法维持生计而淹杀新生婴儿,其中又以女婴为多。

无权无职的苏东坡为此事义愤填膺,即刻写信给武昌太守朱寿昌,希望太守遏制此种恶习。苏东坡还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多方奔走,筹建慈善团体,取名为“救儿会”,苏东坡亲自拟定章程,救儿会资金来源为当地富人捐助,同时,他派人深入穷乡僻壤,调查贫苦孕妇,若她们愿意养育婴儿,则赠以金钱、食物、衣裳;章程还约定凡捐款、养育婴儿者,均记载于功德簿,使之垂范后世。苏轼身体力行,将大部分工资贡献给“救儿会”,自己不惜挨冻受饿。消息传出,百姓感动之余争相解囊,到救儿会捐献善款者络绎不绝。久而久之,溺婴之风逐渐得到遏制。在杭州时,苏轼发现西湖里的水草大面积淤积,又变身“水利工程师”,元祐五年(1090)四月,苏轼给太后上了一道表章,简述自己疏浚西湖的计划和理由。

http://www.dxsbao.com/art/6322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一生付与造物
即使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苏轼依然带领当地百姓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他主张民族平等,为当地黎族人民发声,呼吁:“咨尔汉黎,均是一民。”他还力图改革落后习俗,采取强硬措施,对那些欺弄长辈、从事赌…
为生民立命
江浙一带遭遇大旱,瘟疫肆虐。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拨出两千两官银和自己的积蓄,筹备开设“安乐坊”。据林语堂考证,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此外,苏东坡还将常平米仓的米减价出售,以此救济平民…
苏堤春晓
苏轼还曾给门下、尚书各省,警告说若不再整治,二十余年后,西湖湖面将全被野草遮蔽,杭州百姓也将失去水源。经费拨下来后,他又和数千工人、船夫一起日夜劳作,前后费时四个月,工程才告完工。西湖面貌一新…
合肥学院三下乡: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
8月1日,合肥学院寿州文旅融创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参观寿县古城墙,探寻千年古城的魅力所在。寿县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宋朝古城墙,也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善的7座古城墙之一,被列入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为官40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流离半生,九死一生。屡遭挫折的苏轼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的阴暗、卑鄙和险恶。他深感人生如梦:“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孤寂迷茫时,他也曾萌生退隐之念:“我…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欧阳修十分赏识苏轼的才能,每次苏轼有了新作品,欧阳修立马“点赞转发评论”。有了文豪欧阳修背书,苏轼飞速涨粉,很快成了京师顶流。然而,就在苏轼名声大噪时,家乡传来消息,他的母亲程氏病故,他离开京…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北宋景祐三年(1037),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民间传说,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忽然离奇地花草凋零。后世便因此流传下一句民谣“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意思是说苏家三父子用尽了眉山…
合肥学院三下乡:品舌尖美味,传豆腐技艺
为深入挖掘寿县文化旅游潜力,突破旅游发展中的阻碍,调查研究寿县历史文化、当地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8月4日中午两点,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
合肥学院三下乡:悠悠千古香,情在此香草
为了解寿州非遗,传承楚都古韵,弘扬寿州新风,8月3日,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院级重点团队——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报恩寺街,对香草技艺传承人郑以禄进行了采访,并在…
合肥学院三下乡:怀鸿鹄之志,扬非遗新风
大救驾为传承楚都遗韵,弘扬寿州新风,感受非遗文化的时代魅力,8月6日,合肥学院“三下乡”寿州文旅融创团队来到安徽省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对“大救驾”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