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兰州理工大学“鼓动乡村”——南梁腰鼓文化传承实践调研团队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采访南梁政府的相关人员以及南梁腰鼓文化传承人。
7月15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情况,并拜访南梁腰鼓非遗传承人,聆听他们讲述关于南梁腰鼓的故事,了解南梁腰鼓在当地的普及程度以及传承度。进入柔远中学采访中学生们对于南梁腰鼓的看法,学生们都对南梁腰鼓有着浓厚的兴趣。接着我们通过当地政府了解到,为了让优秀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将“南梁腰鼓”带进校园,使得非遗文化在校本课程和大课间活动中生根发芽,充分发挥了非遗项目抚育人才的积极作用。随后,我们进入南梁革命纪念馆参观,看着墙上的红色口号和一些革命烈士的肖像,无一不牵动着我的心。纪念馆的解说员向我们解说了红色革命历史。出了革命纪念馆,我了解了南梁文化以及南梁红色革命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地位。
我们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南梁腰鼓也叫场地鼓,打腰鼓,是秧歌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南梁腰鼓从打法上分为文鼓和武鼓。文、武各有千秋。文鼓是以扭为主的腰鼓表演形式。重扭轻打,重在抒情,将内心的喜悦用扭表现出来,扭得自在、能得适中、扭得恰到好处。南梁腰鼓是黄土与艺术的融合,是特殊的艺术表演。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同时,通过让人们了解非遗文化,进一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目前,南梁腰鼓在列宁学校已经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星火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全县“非遗进校园”的典范。光阴荏苒,珠流壁转之间,随着我参加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人生因经历而美丽,因实践而得真知,我们应多历练多实践,给自己的人生镶金,才不悔这唯一的青春。我很荣 可以参加此次的“南梁腰鼓”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是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本次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方式,让大家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走出校园,来到社会,服务社会。在此次暑期“三下乡”中,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它让我吸收了新的思想与知识。我深刻的明白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知识发挥到最需要的地方,要磨练我们的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知识用于实践。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讯员:薛钦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5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