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一夏,遇践青春”队调研日志
7月9号,长沙医学院人文传媒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团队调研组来到了白马湖碉堡。白马湖抗战碉堡是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国民党陆军74军57师保卫常德,防守西郊白马湖通往桃源,临澧一线的外围重要防御。受弹面厚度为50—80厘米,该碉堡及周围的防御调入为57师,170团邓鸿钧营部分官兵据守。在日军进犯常德的过程中,守军几乎全部阵亡,但给日寇以重大的杀伤,为保卫常德赢得了时间。现碉堡的入孔被封,射孔在原战争中被破坏,堡体已破成四大块,只有西部保存最完整。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我们进入常德文化馆,映入眼帘的是文化馆举办的“仲夏之夜•常德市音乐家协会弦乐专委会专场音乐会”。音乐形式呈现的音符欢快地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图为调研成员合照留恋)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因此得“人文渊薮”“文物之邦”的美誉。地方文化一直受到文艺巨匠们的影响和培育。著名诗人屈原、王安石、陆游、袁宏道等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为常德文化添加了绚丽的色彩,使本地歌舞习俗升到更高的档次。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早期的常德丝弦形象,自《桃花源记》之后,又有许多文人志士到桃花源进行采风,并为此写了很多的文章,风格多近于常德丝弦的唱词。宋元时期,文化活动的丰富也使得众多的歌女来演唱常德丝弦,许多商人文人来常德经商或路过,都会欣赏一些丝弦曲子。元末时期社会战乱,也有许多的外地人到常德长期居住,而很多常德人也因社会关系的改变除外谋生,这样的人员交替以及上层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使得常德丝弦广泛流传开来。
文/杨珺 阳香美 马麟炫
图/长沙医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团队
审核/周思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99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