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春织者”社会实践队去到位于湛江市赤坎区的百姓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采访该村村民的形式去收集对于年例的了解和该村的经济发展。
经调查可知,百姓村的年例举办时间为正月十七,通常在正月十六开始准备,于正月十七中午正式开始。该村年例活动多样,如穿令箭、滚刺床、飘色、舞狮和游神等。其中,滚刺床是一种把带刺的木头捆绑成一车,然后人们在上面翻滚过去的年例活动,需要划出一片单独的土地种植该种树木,以防止被外人破坏。关于穿令箭,由他们尊崇的“神”通过某种形式选择穿令箭的人,前提一定要品德优秀。表演时,人们先用一支银令和一支大铁令分别穿舌和穿腮,然后巡游表演在村子里。直到表演结束才把银令和铁令拔除,但穿透部位毫无出血,脸部甚至能很快完好如初,让人惊叹不已。该村村民认为年例的意义在于保佑该村明年风调雨顺,村民万事如意,不受疾病困扰。
当询问到该村的建设计划,村民们纷纷表示不太了解,调顺村的发展主要靠政府帮忙建设而发展起来。该村的环境建设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垃圾桶分布密集且具有旧物回收站,以及相关机构地点靠近居民区域,便利利民。
“凡事都有好坏”,该村存在一些年例带来的弊端,如该村往年的年例花销只需几万元,近几年花销突然飙升到几十万元,尤其是年例花车游行已占据大部分份额,这值得去思考应该怎么更经济又不失年例乐趣的活动形式。
“春织者”社会实践队收集好该村的数据资料,共同探讨如何宣传百姓村年例和研究发展方式,带动百姓村经济发展。
撰稿:刘付鹏智
摄影:王铭峰
初审:梁美兰
复审:许嘉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40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