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切实的了解家风家训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深入理解家风家训的内涵,四一五调查小分队在2023年2月份开展了有关家风家训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2月1日制定调查问卷,2月2日采访老人关于家风家训的相关问题,2月3日拜访名人的故居。

2月2日,团队成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分发问卷,调查了包括大学生,社会青年及老年人等人员对于家风家训的看法及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总结。成员们发现很多人认为家风家训在家庭和社会中很重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传统的家风家训变得不再那么清晰,不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希望人们都能够继续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月2日成员们对安徽宿州进行走访,采访老人对于家风家训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询问了在老一辈人的认知里家风家训的内涵,并了解到他们家庭中的一些家风家训,涉及到为人处事、工作学习、节俭勤劳等方面。成员们体会到,在老一辈的观念里,人们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把家风家训看成是一个家庭的精髓与精神支柱。2月3日,成员们拜访了宋庆龄,巴金等名人的故居,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简朴和纯真,也看到了陈列在墙上的家风家训,认识到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追求,他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良好的家风,并切实践行家训,不断涵养自己的精神品质,这也是他们能够成为名人的关键原因之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一个家庭的良好风气,离不开家风家训的传承,它是祖祖辈辈持之以恒总结经验的结果。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要建设好小国,就必须建设好小家,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我国一直弘扬与追求的,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更离不开家风家训的传承,这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快节奏中慢下来生活,还可以加强人们与社会和他人的联系。同时,在新时代,家风家训也应该被赋予新的意义与内涵,对传统的家风家训进行创新,从而适应社会,适应发展,与时俱进。
这次活动之后,团队内的成员都收获颇多,大家见证了传统家风家训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崇高地位,并决定继续践行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创新,呼吁更多家庭建设自己的家风家训,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3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