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大学子探寻家乡红色文化,青年当自强

来源:重庆大学本科生院 作者:重庆大学红延实践

重大学子探寻家乡红色文化,青年当自强

2023年1月16日,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探寻家乡红色文化活动基本结束。

图为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成员 姜事成 参观安徽六安霍邱县烈士园

清晨,我迎着刚刚洒下的阳光,走进那个庄严而又肃穆的绿林。刚刚入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远处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在修剪成火焰状的松树围绕下显得如此辉煌而伟大。纪念碑上金灿灿的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四射,仿佛在吹奏着不朽的号角,震撼人心。走过镌刻在石墙上的烈士名单,浏览那黑底金字时,脑海中不断的涌现出一个个战士手持钢枪,奋不顾身冲向前线的身影,以及家人为他们苦苦等待时的画面。抗美援朝,抗日战争……难以想象,霍邱这一个小县城也曾走出了这么多的英雄。在身后是一个巨大的浮雕——保卫霍邱城。浮雕虽是石头,但战士们眼里却闪着光,那是跨越了几十年岁月的星火,烈士们呐喊声似乎也跨越了时间,回响在耳边,久久挥之不去。保卫霍邱城……,是啊,如果不是当初这些烈士用生命去战斗,又哪来现今这个惬意宁静的县城?烈士们的遗骸已经在这里沉睡,他们的名字也将在这里永存。

走在洒满阳光的鹅卵石小道,绿萝青翠,小鸟叽喳,摆脱先前的沉重,继续走着。小道的尽头是一处红墙,我抬头望去,看清了上面的大字——无名烈士纪念碑。我的心又为之一震。我深知革命的艰苦,先前写满烈士姓名的纪念墙已然让我深受震撼,但如今无名烈士纪念碑更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沧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如今已不知姓名,他们的名字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的事迹却将永远流传于世间,他们的精神也将永不磨灭,人民将记住他们,国家将记住他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叩今问史,朝山遏水,前辈革命路上多苦辛,让吾辈赓续信仰,永怀热情;树发新蕊,燕试双翼,我辈奋斗路上正扬帆,让时代拭目以待,随时检阅。——姜事成

图为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 吴靖 参观云南曲靖麒麟区三元宫红色教育基地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回顾和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产生和积淀的红色精神,让我感受到,“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让我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阔步向前。——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成员 吴靖

图为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成员 李杨

走出这里时我心情沉重,“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前人用生命铺就而成,经此一行,我更切实感受到了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过好每一分每一秒,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建设而努力,如此才真正对得起万千烈士的牺牲。——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成员 李杨

探寻家乡红色文化,不是浮于表面的走形式,而更应该是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精神,感受先辈的不易,身为00后的我们并无经历过中国的艰苦抗争,往往是从书本、网络等处进行了解,如今的生活与以前相比不知好了多少倍,不再需要为吃不饱而发愁,身处当下,吾辈青年应该牢记先辈使命,而不是未经苦楚,不知曾经是何滋味,便理所当然的享受、躺平,吾辈青年当自强。

照片来源: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

文字:重庆大学红延实践团

2023年1月16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9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烟大文经管理系“乘风破浪”社会实践队实践总结

烟大文经管理系“乘风破浪”社会实践队实践总结7月21日至28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乘风破浪”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姜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青春战‘疫’,学子力行”为主题为……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今日成员们继续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与精神,创造抗击疫情的文化作品,赞颂战“疫”英雄、传播战“疫”故事,坚定必胜信心。经采访得知,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主……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今日成员们继续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与精神,创造抗击疫情的文化作品,赞颂战“疫”英雄、传播战“疫”故事,坚定必胜信心。经采访得知,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主……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今日成员们继续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与精神,创造抗击疫情的文化作品,赞颂战“疫”英雄、传播战“疫”故事,坚定必胜信心。经采访得知,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主……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今日成员们继续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与精神,创造抗击疫情的文化作品,赞颂战“疫”英雄、传播战“疫”故事,坚定必胜信心。经采访得知,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主……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乘风破浪队” “疫”线感悟成长

“疫”线感悟成长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生、民警、党员、群众纷纷请战,一张张请战书让人们看到了必胜的决心、胜利的曙光,灾难面前,人们的身影虽然渺小,但坚强有力。乘风破浪的……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烟大文经管理系“乘风破浪”社会实践队展开针对老年人的“疫”线志愿服务

团队成员们考虑到老人们网络使用程度不高,并且抵抗力非常的弱,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为此展开了专门针对老人们防疫的志愿服务,希望他们身体健康,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不……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乘风破浪队”7.24日社会实践

7月24日,我们在保证自身及宣讲人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了针对儿童学习防疫政策、帮助孩子缓解疫情期间的情绪的志愿服务。我们与儿童学生进行沟通,并说明我们的宣讲目的。在保证条件允许…… 乘风破浪队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参与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4月13日下午,由福州大学保卫部(人武部)联合福州市公安局上街(高新区)分局主办、福州大学学生自律委员会承办的国家安全教…

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在铜盘校区召开

4月13日,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于铜盘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室顺利召开。院党委书记刘玮、院党委副书记…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丨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

(通讯员:张婉)4月9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于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后期汇报工作
1月12号,昨天开完腾讯会议汇报工作,我们社会实践团成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目标和方向去完成实践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能够认真研读原文原著、积极组织和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专题…
传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山东省博物馆是山东省内最大的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馆藏历史文物中,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丰富。馆藏自然标本有10多个门类、近200个品种。其中三叶虫、…
以“数”载文,承古至今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时代在进步,数字化也成为传播传统…
数字新融合,文化新活力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的融合发展已经变成了眼下的热门话题。运用数字技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手艺加以传播和记录,不仅实现了数字科技和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同时实现了对优秀文化的保护和…
访问农业区域品牌,探寻县域经济道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打造农业品牌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
寻访农业区域品牌,探索县域经济道路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打造农业品牌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
科技与文明齐飞,创新与传承同在
华灯初上,星河婉转,抬手一望世界文明之林,中华文明灿若北辰,熠熠生辉。踏步当下,科技乃国之重器,当与文明比翼。当科技赋能于传统文化与文物保护,创新与传承的辩证关系值得深思。为进一步了解新时代科…
互联网工作者有关社会时间相关问题的思考—— 余生皆假期团队顺利开展寒假社会实践项目调研
1月15日下午,余生皆假期团队成员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进行了2022-2023寒假社会实践项目“过度单身与过度教育——社会时间视角下青年群体的劳动异化”的一次调研访谈。本次访谈由团队成员朱昱璇进行,访谈对象为现…
探究教育现状
探究教育现状,了解学生发展(通讯员:邹心语)实践队员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和线上线下采访相结合,与家长、学生、培训机构、兼职大学生多方主体展开深入沟通交流,感受他们对“双减”政策的真实态度,探究“双减…
科学适度鸡娃
顺应“双减”政策,科学适度“鸡娃”(通讯员:邹心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个中国家长内心最强烈的渴望,期待着“一代更比一代强”似乎是中国社会环境中颠扑不破的美好集体潜意识。在这种高压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