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又称为扬琴、琴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蕴含着浓厚的山东风格。而现如今,在时代变迁与多元文化彼此交融的大环境下,文化体制的改革及大众媒体的冲击,都让吕剧艺术所处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吕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难度明显升高,整体呈现没落状态。因此,12月25日到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吕韵流长实践团成员来到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的偏远乡村中进行采访,通过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吕剧的认识与态度,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
“经典剧目是吕剧艺术的宝贵财富,经受住了岁月洗礼和观众检验,在吕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是几代吕剧人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潜心创作、精心雕琢的结晶,具有永恒魅力和示范价值。”忘记在哪里看到的这段话,但确实是在了解吕剧的过程中发现,这段话是对吕剧剧目非常准确的概况。
不可否认,实践团成员在此之前对吕剧确实一无所知,只能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观看视频了解吕剧,但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下,也几乎没有人能够静下心去认真观看过吕剧,通常是在打盹中度过。但同样不了解吕剧的,也有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甚至还没有接触过吕剧,更遑论观看吕剧的视频、演出,然而也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大学生们生逢盛世,拥有5G、拥有科技、拥有高教育下的传承精神,他们愿意支持吕剧的弘扬与创新。
与一无所知的年轻一代不同,在老一辈眼中,对吕剧的理论知识可能并不了解,但却可以将朗朗上口的几段唱出来。在那唱腔中,可以瞬间理解我们调查前便已搜集却无法理解的字句:吕剧艺术的角色往往取材于生活,即使是自编短剧也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热点现象或人物事迹创作出来,极具现实色彩,反映了创作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邹平市吕剧《梨花雨》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成功讲述了优秀教师营新刚的故事,在当时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认真倾听与观看郭奶奶并不成熟却认真的眉眼神情之后,才发现吕剧也可以吸引我们的注意。不可否认,吕剧淳朴的语言不亚于那些鸡汤文字,它优美悦耳的唱腔也可以与流行歌曲一样吸引人。
其实戏曲文化从古传至今早已成为我国一文化软实力,而吕剧作为山东地区极具地域特色和强大文化影响力的戏曲剧种,它的魅力一直在等待大家的发现;同时,吕剧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大家的关注、支持与帮助。
时至今日,吕剧的前途暗淡,这是一个须让所有人都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对吕剧发展的了解,不难发现要让吕剧实现创新性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吕剧属于一项文化事业,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吕剧是山东的省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保护和推动吕剧。早期吕剧能够在政府不管不问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但终归形不成气候;而后期随着政府的引导和资源的倾斜,化妆扬琴才最终成为了吕剧。因此,在政府与各演出团体共同努力下,方能实现吕剧的快速发展和振兴繁荣。同时,吕剧不能固步自封,走老路。当年,如果时殿元固守扬琴的章法、程式不敢突破,现在的吕剧依然是扬琴;若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没有对化妆扬琴进行一系列革新,那么化妆扬琴也就不会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吕剧。穷则思变、变则通,吕剧人必须要创新和突破。但因为吕剧自身的局限性,而让吕剧无法前进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吕剧的演出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连台本戏,一种是小戏和单出戏。现在喜欢看大戏的观众不多,能在演出市场上站住脚的大戏更是寥寥无几。而在看视频中不难发现有评论讲到:现在看吕剧,大戏没有小戏看得有劲头、有看头。不难发现,现在的吕剧忽视了广大观众的欣赏情趣,一味为争奖、贪大。早期的艺人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因为他们要靠演出生活。而如今,剧团由政府养活,搞的多是老百姓不感兴趣的“花活”,留不住观众也在所难免。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电视、电脑、手机蓬勃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视频,吕剧亦应与时俱进,依靠现代科技,顺应时代潮流,将吕剧与互联网相结合,在网络上搭建专业的戏曲平台,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吕剧文化,构建山东吕剧在互联网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专业的戏曲网络平台,寻找互联网与吕剧的契合点,在网络平台上专门搭建虚拟的演出剧场,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
吕剧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数代从艺者的传承,已经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今,则是要重点让新时代的老人畅听吕剧,让年轻人认识、了解吕剧,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无裨益。只要吕剧的改革到位,吕剧有了振兴发展的内因和外部环境,它就一定会进入一个更加红火的时期,这将更加有助于传承与弘扬吕剧艺术,进而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够看到顺应时代发展的吕剧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7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